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 , 胡雪岩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 。安徽人把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 , 浙江人也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佼佼者 。
安徽绩溪胡里村 , 山清水秀 , 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 , 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 , 名人辈出 。胡雪岩就出生在这里 。他本名光墉 , 字雪岩 , 在家里排行老三 。他的父亲胡鹿泉(号芝田)是个读过一些书的乡村名士 。他家里的几亩田地只够供给他和三个弟弟的基本衣食 。胡家有一条家训:读书做生意可以 , 但是不能为官 。所以 , 胡鹿泉没有走读书求官的道路 , 同样也不希望胡雪岩当官 。
胡雪岩8岁的时候 , 就开始替人放牛 。有一天 , 他在野外放牛 , 碰到很多小伙伴 , 于是他就把牛拴好 , 跟他们一起玩了起来 。其中有一个小孩子 , 一不小心掉进了山沟 , 其他孩子一看情况不对 , 都吓得跑回了家 。只有胡雪岩沉着冷静 , 他慢慢摸索着下去 , 把那个孩子拉了上来 , 并扶上牛背送回家去 。当时 , 所有的邻里都赞扬胡 , 说他机灵、勇敢 , 又有好心肠 。胡雪岩一生的经历 , 也正是对这几句评价最好的印证 。
胡雪岩只读过两年的私塾 , 幼年大部分的教育来自他父亲所学知识的传承 。胡雪岩从小就非常听父母和老师的话 , 父亲喜欢唤他叫“顺官” , 用安徽话念 , 叫“顺乖儿” , 就是又顺又乖的意思 。在生活重压之下 , 父亲胡鹿泉的身体每况愈下 , 胡雪岩12岁的时候 , 父亲就过世了 。对他寄予厚望的父亲 , 临终前把胡雪岩叫到床边 , 嘱咐他说:“欲兴吾家 , 其唯顺儿乎!”
父亲去世以后 ,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胡雪岩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在那个时代 , 一个寡妇抚养照顾好几个孩子 , 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 , 对胡雪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母亲——金太夫人 。面对窘困的家境 , 金太夫人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有过抱怨 , 跟左邻右舍也都相处融洽 。她与人为善 , 只要能够帮到别人的地方 , 她一定会尽量去做 , 而且从来不要求什么回报 。金太夫人的这些行为 , 深刻影响了胡雪岩的人生态度 , 使他受用无穷 。
拾金不昧
在人生的起步阶段 , 总有一些看似偶然的机会改变着胡雪岩的命运 。
13岁时 ,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 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 , 在路边一个凉亭休息的时候 , 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 , 不禁好奇打开看 , 这一看不要紧 , 着实把胡雪岩吓了一跳——包袱里面全是金银财宝 。
胡雪岩很镇定 , 先把包袱藏到草丛里面 , 然后像没事一样 , 坐在那里等待失主 。可是 , 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 , 也不见有人过来 , 但他还是强忍饥饿 , 继续坐在那里等候失主 。
【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如何掘到第一桶金?】终于 , 有一个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 , 开口就问:“小哥 , 你有没有看到我丢的东西?” 胡雪岩并未直接回答 , 而是很沉稳地反问:“你丢了什么?”来人说:“丢了一个蓝色的包袱 。”胡雪岩听他这么说 , 才继续问他:“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来人一听就知道东西找到了 , 否则这个少年怎么会这样问呢?于是赶忙把里面的东西一一说来 。胡雪岩见他说得分毫不差 , 这才将包袱取出还给失主 。包袱失而复得 , 失主当然非常高兴 , 从中拿出两样东西 , 酬谢胡雪岩 。胡雪岩连忙拒绝 , 失主大为感动 , 于是告诉他说:“我姓蒋 , 在大阜(位于安徽休宁)开有一家杂粮店 。你这么好的小孩子在这里放牛可惜了 , 如果你愿意跟我出去 , 我收你当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