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首次正式出场就留下了千古骂名的三国谋士?( 二 )


贾诩是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价值道德体系之外的非主流鬼才,贾诩存在的价值,也许不能用爱国爱民这样的泛泛标准去要求 。在乱世中,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如果人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彰显,整个社会也会随之进步,毕竟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 。就贾诩来说,李傕、郭汜这些乱世草头王不可能给贾诩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很好地舞台,跟着强盗土匪能有多大出息?但当时群雄混战,袁绍和曹操都只处在事业刚起步的阶段,贾诩未必对他们有多少深入了解,再加上距离遥远,显然他们还不是贾诩合适的买家 。在贾诩的选择菜单上,张济的侄子张绣是个不错的人选,而且盘踞在南阳一带,收入比较稳定 。贾诩觉得暂时在张绣家里吃饭比较安全,就暗中和张绣挤眉弄眼 。果然就把张绣的七魂六魄给勾了过来,派人来请贾诩过去当军师 。张绣的这块舞台虽然不算太大,但足够贾诩伸展自己的神鬼之才了 。贾诩之所以能在三国江湖上扬名立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南阳?那次超精彩的演出 。配合贾诩精彩演出的绿叶是三国头号枭雄曹操 。
那还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的春天,因为张绣和荆州牧刘表结盟,曹操感觉到了南线的压力 。再加上前一年张绣在南阳大败曹操,致使曹操长子曹昂和重将典韦战死,曹操想报一箭之仇,曹操大举南征 。但曹军刚到南阳没多久,就从北线传来田丰劝袁绍偷袭许都的消息,曹操不敢拿自己的老巢开玩笑,立刻撤军回去 。张绣当然不想放过曹操这条大鱼,带着弟兄们,摇头晃尾巴,红头涨脸的要给曹操“送行” 。贾诩拦住张绣,劝张绣不要追击,追则必败 。张绣瞪起牛眼看着贾诩,检查贾诩的脑袋是不是被驴给踢了,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为什么不要?张绣不听,风一般地冲了出去,可很快张绣就被曹操的伏兵打败,差点把内裤给输掉了 。贾诩等张绣回来后,立刻又劝张绣再去追曹操,必能大胜 。张绣这回有些相信贾诩了,拎着板砖冲出去,果然将曹操揍得鼻青脸肿 。张绣越看贾诩越不像个人,他怎么如此能掐会算?曹操几乎被他招招算定 。
张绣诚心下问,贾诩大笑:“这事很简单,曹操初来便退,肯定是许都受到了袁绍的威胁,才急忙北撤 。曹操用兵谨慎,料得将军必定在后追袭,所以曹操必在半路设下伏兵,将军果然中计 。至于再追反胜,因为曹操打退了将军的追袭,以为我们不会再追,对我们放松了警惕 。”这下张绣彻底服了,贾诩能把人情世故看得如此透彻,当今世上也没几个人,无非郭嘉、程昱、法正而已 。当然如果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贾诩的妙计实在没什么稀奇的,但问题是“马后炮”一文不值,如果凡事都“事后如何”,那历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
像贾诩这种级别的谋士,蹲在张绣这座小庙里着实委屈了他,就像张鲁这等小虾米用不起法正一样 。张绣对贾诩来说也只是一个跳板,贾诩注定不可能跟着张绣啃一辈子窝头 。后来贾诩最终从良跟了曹操,但因为他和曹操过去的恩怨,使得贾诩在心中对曹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这也影响了贾诩在曹操那里的智力发挥 。不过贾诩天生就是混大场面的,他总是能在有意无意改变历史的进程,他仅有的几次漂亮手笔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对于这一点,后来的魏文帝曹丕想必是最有体会 。随着曹操日渐老矣,确定帝国继承人的问题刻不容缓,但曹操一直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犹豫不决 。要不是贾诩一句:“吾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耳 。”曹操未必就选择曹丕 。可以说没有贾诩,就没有曹丕的未来,曹丕对贾诩感恩戴德一辈子,贾氏一族终魏之世,富贵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