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三谢之一谢脁的个人资料及历史成就

谢脁简介
谢脁(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萧齐文学家 。少有文才,《南齐书》本传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先后做过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随王萧子隆的文学,又是竟陵王萧子良的八友之一 。明帝时曾掌中书诏诰 。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 。后任尚书吏部郎 。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取帝位,谢脁遭诬陷,下狱死 。谢朓出身名门贵族,与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同为陈郡谢氏一族,祖母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姊妹,祖父谢述,为宋初宰相刘义康的亲信重臣;父亲谢纬,官至散骑侍郎,谢朓的母亲则是刘宋的长城公主 。谢朓世代高门甲族,故以甲族资格的太尉行参军为起家官 。
成就
谢脁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他和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四 声研究诗歌中的声、韵、调配合问题,提出了“八病”之说,开创了永明体,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 。谢脁的山水诗与谢灵运齐名,世称二谢;又因谢脁与谢灵运同宗,故又称大小谢 。大谢(灵运)的山水诗尚未脱离玄言诗风的影响,模山范水后总留有玄理的色彩;小谢(脁)的山水诗则完全是自然山水的描绘,玄理成分已消除殆尽 。谢脁的诗语言精美、音韵和谐,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特点 。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清新俊逸,精警工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梁武帝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 。”沈约称:“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 。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
文学成就
【南朝三谢之一谢脁的个人资料及历史成就】永明诗体,谢脁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他和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四声研究诗歌中的声、韵、调配合问题,提出了“八病”之说,开创了永明体,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 。谢脁的山水诗与谢灵运齐名,世称二谢;又因谢脁与谢灵运同宗,故又称大小谢 。大谢(灵运)的山水诗尚未脱离玄言诗风的影响,模山范水后总留有玄理的色彩;小谢(脁)的山水诗则完全是自然山水的描绘,玄理成分已消除殆尽 。谢脁的诗语言精美、音韵和谐,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特点 。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清新俊逸,精警工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 。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谢脁的诗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 。今存诗200余首 。《隋书·经籍志》著录《谢脁集》12卷,《谢脁逸集》1卷,均佚 。后人辑有《谢宣城集》 。今人曹融南有《谢宣城集校注》 。
当时齐武帝萧赜次子、竟陵王萧子良素好佛经、酷爱文学,因而广召文士 。出入其藩邸的文人前后不下三百余人,其中谢朓和王融、任昉、沈约、陆倕、范云、萧琛、萧衍等为首的八人,最为竟陵王爱重,时人称之为“竟陵八友” 。他们当时的诗歌创作,在体制和声韵上都有创新,历来被文学史家们称为“永明体”新诗 。
这八个人中,任昉以工于文笔著称,而谢朓诗名最重;沈约兼善诗文,但比前二者又稍逊 。但是沈约编写了《四声谱》,意在总结诗歌从乐府诗的乐章里脱出后,怎样寻求它自身的音韵规律 。尽管它还很不成熟,比较复杂繁琐,但在当时来说,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