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盐商千金离世:揭秘豪门千金二少奶奶传奇人生

扬州最后的盐商千金
扬州老城南湖巷内,有位老太太汪礼珍 。谁也不会想到,她是扬州末代盐商汪氏家族第四代长女——如今汪家旧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小苑里,还有她的闺房 。此外,她还是扬州香粉巨子“谢馥春”家族的第五代儿媳 。
中秋节前一天,老人驾鹤西去,享年96岁 。她退休前的身份,是扬州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 。
香闺
她几乎一生没离开那几座“大宅门”
盐商汪氏祖籍安徽,清代到扬州经营盐号 。第二代汪竹铭生于咸丰十年(1860年),取得外江口岸江宁、浦口、六合的食盐专销权,并在仪征十二圩设有分号 。汪氏小苑由汪竹铭购建,民国初年由长子汪伯平扩建,汪礼珍是汪氏家族第四代长女 。
【末代盐商千金离世:揭秘豪门千金二少奶奶传奇人生】“汪氏小苑”是扬州末代盐商汪家的老宅,坐落在扬州老城东圈门内,“小苑”共97间房,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盐商旧居 。
“末代盐商千金”汪礼珍的一生,除抗日战争期间逃难上海滩的那几年,其余都交给了东关街、东圈门方圆1里内的“风雨豪门”——先是东圈门内的“汪氏小苑”,再是东关街上的“谢馥春老宅”和“街南书屋” 。
汪氏小苑里汪礼珍的闺房 。
昨天,扬子晚报采访人员在汪氏小苑采访时,大多数工作人员对这样一位“老房东”并不知情 。2004年,曾经破败零落的汪氏小苑在汪礼珍的亲身参与、献计献策下,得以修缮开放 。年过花甲的汪礼珍三女儿谢澄安告诉采访人员:“老母亲希望良好家风能够传承下去 。”
扬州知名文化学者、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告诉采访人员,他和汪礼珍接触过大约10次,老人提供了很多一手资料 。“前几年,各地电视台来拍摄扬州盐商专题片,我每次都告诉他们,还有扬州盐商后人健在 。”
香粉
嫁入豪门,今夏还接受电视台采访
1830年扬州谢馥春香粉铺开办,谢馥春制作的香粉以形似鸭蛋而闻名于世,采取天然原料,为清廷贡粉 。使用后脸上皮肤白里泛红、既有美容颜貌,又有去除斑痣、清除皱纹的功效 。
昨天,扬子晚报采访人员联系了扬州谢馥春化妆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宝铭,王宝铭表示:“我们和汪老太太一直保持着联系,今年6月份,我们还曾陪凤凰卫视采访人员采访了她,她的身体状态一直不错,和人聊天总是面带笑容,一副大家闺秀风范 。”
身为“儿媳妇”的汪礼珍,一直关注着有183年历史的扬州老字号谢馥春 。王宝铭说,作为名门之后,同时也作为“主人公”,老人也一直希望“谢馥春”能够再创辉煌 。
老人的晚辈介绍,清道光十年,谢馥春香粉作为贡品行销京城,近年来,“谢馥春”将传统百年老字号和扬州古街巷旅游有机结合,融入扬州园林、扬州美女元素的百年香粉再次名声鹊起,进军北京 。“她听到这一消息非常欣喜,还特别写了一首诗,希望谢馥春这一品牌永葆青春 。”
书香
逃难带红楼梦,解放后教书轰动全城
“1985年汪老师从工作岗位退休,2008年在汪老师关心指导下,我校以‘汪氏小苑之秋宴’为主题的项目教学设计方案,荣获当年扬州市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这是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原汪礼珍工作单位负责人发来的悼词 。
1956年,“谢馥春”公私合营,谢家的产业虽说公私合营了,但谢家依然很有地位,汪礼珍也依然可以在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是汪礼珍没有这么做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千金小姐,毅然决然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
“这在当时的扬州城里,可以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同为退休老师的二女儿谢锡安告诉采访人员,工作了将近30年后,1985年,汪礼珍以人民教师的身份,从扬州一所职业学校退休,那时她已经6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