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的兵器动不动就是一两百斤,那么重能打仗吗

在古代,兵器的分量是发挥兵器威力的重要条件 。《说唐全传》中,手使两柄铁锤,重八百斤,排名第六的,手使一柄混金铛,重二百多斤,唐朝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661克,八百斤的铁锤,其分量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斤,即便是最优秀的举重选手也不可能把它举起来 。这样的描述,显然是小说家虚构 。那么,真实的,究竟有多重呢?
“汉初三杰”的张良,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伺机行刺秦始皇 。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其分量相当于今天的60斤 。三国的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典韦,提一双戟八十斤 。三国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20克,那时候的八十斤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五斤

唐朝有一大将张兴,也使一口大刀,重十五斤,相当于今天的二十斤 。总之,古代武将的剑大约7斤以下;佩刀大约10斤左右;长兵器大约重达40斤左右 。绝对不像小说中说的那么重 。因为将军的金属盔甲大约重40多斤,再加上长兵器和短兵器,重量至少要100斤 。而人的体重至少也要150斤以上 。
【古代武将的兵器动不动就是一两百斤,那么重能打仗吗】再加上马鞍重量,大约30斤左右 。那么这匹马所负担的重量大约为300斤 。一匹负重三百斤的马,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如果说按照小说中说的那样,这匹马的负重大约为400斤!马还能跑起来吗?即使跑起来,哪有速度啊?况且,中原的马个头大多很小,没有今天的马体形高大 。所以说,小说中描述的水分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