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的遗书:揭开崇祯帝自杀背后的惊天秘密( 三 )


既没钱又没人,没办法,一月中旬,崇祯皇帝召见了宁远总兵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当时吴三桂拥有精兵3万人,是大明朝最重要也是最精良的一只军队,崇祯皇帝有意把吴三桂的军队调进关来,对付农民军,吴襄听了崇祯的打算,慷慨陈词说李自成绝对不是吴三桂的对手,这让崇祯皇帝十分高兴 。
但是当时的局势是吴三桂部一旦入关,山海关外就等于拱手送给了大清军队,崇祯皇帝实在是不好自己提出来调吴三桂回京,所以1月21日,崇祯召集大臣们集体议政,希望能有个人配合一下提出这个建议 。
那么大臣们为什么还是要反对哪?因为崇祯皇帝的想法不明朗,所以大臣也都不敢承担抽调四方重兵的责任 。就这样调兵勤王的事由于大臣们的反对又搁浅 。
这样一拖就拖到了3月1日,此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攻陷大同,即将兵抵宣府 。离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 。这时,崇祯皇帝终于做出了放弃宁远,招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 。但是此时崇祯已经失去了对部下的控制 。只有唐通率领8000名援军及时赶来,其他的三个将领不是称病,就是延缓 。
实在是没辙了,三月初,一只由近四千名太监组成的城防军浩浩荡荡开上了北京的各处城墙 。太监们没学过打枪放炮,所以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前3天,太监们还在学习瞄准和放炮的技术 。
比较有意思的是,三月初,崇祯皇帝曾经希望的迁都方案又被大臣们翻了出来了,这时的说法改了,说是让崇祯皇帝固守京城,但是太子到南京监国,一旦时局有变,明朝进可攻、退可守 。大臣们还自告奋勇要求护送太子出行 。但是这时的崇祯已经和一月份判若两人了 。
一个曾经犹犹豫豫地皇帝竟然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匆忙中留下的遗书,却没有指责谋权篡位的李自成?请接着看“北京城的明朝往事-煤山永憾崇祯帝 。
1644年3月18日彰义门,也就是现在的广安门外,香烟缭绕,已铺上了黄毯,摆上了龙椅 。李自成心满意足地坐下,身边是沦为阶下囚的两位明宗室亲王:秦王、晋王 。京城的虚实他早已派遣手下扮作客商摸的清清楚楚 。现在,四郊各路官军或降或逃基本扫平,北京已是一座唾手可下的孤城了 。
李自成围住北京后并没有下令立即攻打北京城,而是派出投降的太监杜勋做为使者和崇祯议和,但是那个曾经因为自负而错过了迁都、因为犹豫而延误了调援军的崇祯,这次豪不犹豫地拒绝了投降 。
崇祯皇帝拒绝投降据说还有一段隐情,在几年前,当李自成的农民武装如火如荼的时候,崇祯皇帝曾经专门派人到陕西米脂县将李自成的祖坟给破坏了,中国古人有传统,一般会尊重先人的遗骨和宗庙,但是崇祯皇帝先破了这个例,后来,李自成打到北京经过明朝皇帝的12陵的时候也毫不犹豫的将12陵的享殿给焚毁了,据说崇祯皇帝听到祖坟被焚毁的消息号啕大哭 。在崇祯的心底也许还是有些担心李自成将来对他毁掉李家祖坟的事继续进行报复 。
劝降失败以后,农民军开始攻城了,一时之间火炮齐发,震耳欲聋 。大顺军早已准备好了云梯,呐喊声中蜂拥而上,前排是几队架云梯的,后排则是携盾持刀的攻击队,前排倒下,后排跟上,连续冲锋 。很快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被一举攻占,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投降 。到下午外城被全部攻占 。
而这时的崇祯登上了紫禁城的最高处,见北京外城烽火连天,农民攻城不止,却看不到任何援军的影子,直到大势已去,大顺军攻进内城是早晚的事,他回到乾清宫,对皇后说了一句话:大事去矣,然后开始安排后事,崇祯先是令人将太子们换上便服,送到皇亲们家去,以备东山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