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对诸葛亮是有多不服,为何偏偏服徐庶,还听从他指挥?( 二 )


这段话说出了徐庶三个特点 。一是为人侠义(为人报仇杀人),二是广积人脉(别人认识却不出卖他),三是水镜先生的朋友 。
这点他与诸葛亮、庞统等人是不一样的 。诸葛亮与水镜先生应该是师生之谊,而徐庶与水镜先生是朋友之谊 。
徐庶直来直去的性格非常对关张二人的心思 。在见到刘备骑的卢马的时候,他马上说,此马妨主 。刘备说,已经妨过了 。于是诉说了马跃檀溪之事 。徐庶接着说,这是救主不算 。此马终将会妨一主 。不如你找一个仇人,把此马让给他骑,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 。刘备顿时变色,说先生不教吾以正道 。徐庶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 。
至此,我们看出,徐庶做事非常痛快,基本上是行动上直扑主题,言辞上直来直去 。很快,他对刘备的试探结束了 。刘备拜他为军师 。与诸葛亮三顾茅庐对刘备的试探相比,徐庶的试探简单直接,其实这体现了一种自信 。要说诸葛亮倒不是不自信,他让诸葛亮三顾茅庐更多的是一种提高刘备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诸葛亮有些太爱自己了 。
那么徐庶在打赢与曹仁的第一仗之后,马上就开始准备第二仗 。
曹仁虽然轻敌,但他绝非酒囊饭袋之辈 。第二仗,曹仁给徐庶摆了一个八门金锁阵 。结果被徐庶窥破阵眼,破了此阵 。
紧接着,徐庶看到信风骤起,掐指一算,此为“敌军夜晚劫寨”之相 。于是又开始安排与曹仁的第三仗 。
这一仗,看似简单,却是先用火攻,再用水攻,最后釜底抽薪派关羽取了樊城 。至此,曹仁完败给徐庶 。
2.
徐庶出山,没有任何排场依仗,没有任何豪言壮语,连环三仗干净利索地拿下了樊城 。这其中徐庶自然是功不可没,不过关张赵云对徐庶的命令也是执行得不折不扣,这才保证了三仗漂亮完胜 。
对于徐庶之能,曹操阵营程昱这样说,徐庶之才,十倍于昱 。所以后来曹操采取了卑鄙手段,通过劫持徐庶老母,赚徐庶来到曹营 。
徐庶之所以主动为刘备效力,恰是因为刘备的仁义 。而徐庶接到伪造的母亲书信的时候,去找刘备说明情况 。当时孙乾密告刘备,徐庶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不如不放他走,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 。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 。力攻曹操也 。刘备说: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 。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由此看出,刘备此人的仁义,绝非装出来的 。
徐庶临走,来了一个走马荐诸葛 。而且,他拿自己跟诸葛亮做了一个对比 。他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
可以看出,徐庶此人非常谦虚 。纵观诸葛一生,却并没有这样谦虚的话语 。当然,诸葛亮也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可是,正因为他的不谦虚,所以才导致周瑜三番五次要杀他 。所以我们看,诸葛亮多次让自己置身险地,又多次凭自己的旷世大才让自己化险为夷 。诸葛亮的一生经历,有时候又是蜀国经历的缩影 。他在许多时候其实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就比如说马谡失街亭 。与其说是马谡的失误,不如说是诸葛亮调度的失误啊 。如果没有失街亭,又如何会有空城计呢?甚至草船借箭,都是不得已逼出来的妙计 。
所以诸葛亮与徐庶相比,徐庶是善于未雨绸缪,诸葛亮是善于绝处逢生 。这是二人不一样的地方 。
做为徐庶来说,他最后一次露面,就是在赤壁之战曹操的大营里 。这次徐庶出场是道袍竹冠 。他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这通话把凤雏庞统吓得不轻 。一看是徐庶才算放了心 。最终,他给徐庶出了一个主意,在火烧战船之前,徐庶逃离了战场,自此之后再无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