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战中,楚国怎么击溃宋国的?

楚国因长期被视为南方蛮族 , 为周王室和天下诸侯轻慢 。楚国不堪受辱 , 为证明自己不是蛮夷 , 是华夏后裔 , 数代国君筚路蓝缕 , 厉兵秣马 , 不断扩充领地 , 西征庸国 , 东征扬越 。楚国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 楚君熊渠干脆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 , 并且向天下宣称“我蛮夷也 , 不与中国之号谥” 。
再到楚成王时楚国已经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了 。而此时历史进入春秋时代久 。周王室衰落 , 诸侯国纷纷崛起 , 而诸侯之中的第一位霸主就是齐桓公的去世给了楚成王争霸的机会 , 然而盯着这个霸主位置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
在争夺第二代霸主的路上 , 动作最快的的宋襄公 。齐桓公刚刚疑似 , 齐国就陷入了内乱 , 诸公子争立的局面 , 太子昭逃到了宋国 , 向宋襄公求助 。宋襄公就着帮助齐国平叛的契机 , 他送立太子昭回国 , 想以此来扶立一个亲宋的齐国 , 让太子昭即位后听命于自己 , 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称霸诸侯 。
宋襄公在鹿地会盟诸侯 , 他自认为会盟的盟主 , 抢先执牛耳 , 这一举动引发了楚成王和齐孝公(即为后的太子昭)的不满 。宋襄公之所以敢在齐、楚两大强国面前自己以盟主之位自居 , 是因为齐孝公是自己所立的 , 以为齐国会听命于自己 , 而齐国的实力绝对可以制衡楚国 。况且宋国是周天子封的公爵国 , 而楚国只是个冒爵称王的子爵国 , 宋襄公压根就没瞧得起楚国 , 认为让楚国参加会盟已经是对楚国的恩赐了 。这场会盟还定下来在秋天要在盂地再次举行会盟 , 并且会盟的时候互相都不带军队 。
盂地会盟前 , 公子子鱼就劝说宋襄公要带领军队去 , 楚国不会那么讲信用的 。而宋襄公则认为这次“衣裳之会”是自己提出来的 , 自己不能自食其言 。于是 , 送献公孤身一人前往会盟 , 结果在谁为盟主的问题上与楚成为发生了争执 , 被楚国事先埋伏好的军队所擒 , 并且要发兵攻打宋国 。眼见楚国大军来到 , 公子子鱼对外宣传已经自立为君让楚国觉得攻打宋国无利可图 , 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国送还宋襄公 。
宋襄公回国后 , 因为盂地会盟上郑国支持楚成王做盟主 , 就决定攻打郑国 。子鱼劝阻他 , 襄公不听 。郑国向楚国求救 。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 。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 , 只好从郑国撤退 , 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战争中郑国率先到达战场 , 列好阵型后 , 楚国尚在渡河 , 公子子鱼劝说宋襄公乘楚军渡河攻打楚军 , 而宋襄公却说 , “我们号称仁义之师 , 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 , 开始在岸边布阵 , 子鱼说再次劝说攻打楚军 , 而宋襄公却认为要等楚国列好阵再出击 。结果宋军打败 , 宋襄公本人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不久 , 宋襄公在国人的埋怨之下郁郁而终 。
宋襄公不能够适应所谓“春秋无义战”而又生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的真正的贵族 , 在他看来 , 战争或许更应该是贵族之间的决斗 , 或者说是一场竞技 , 最重要的并不是输赢 , 首先是要合乎道义 , 要赢就要赢得漂亮 。乘人之危 , 他不屑为之 。而楚国蛮夷之风浓重 , 完全不顾这些礼仪道德 , 不讲信用带兵参加会盟扣押宋襄公在前 , 对于宋襄公的礼让完全不领情 , 大败宋军在后 。有讽刺意味的是 , 春秋时楚国野蛮不讲理仪遇到最重礼仪的宋襄公 , 而到了战国时期 , 楚怀王两次被秦国欺骗 , 简直就成了第二个宋襄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