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恢生平简介温恢历史事迹及人物评价( 二 )


襄、樊被围后,曹操京畿之地颇受震动,曹操亦感局势严重 。然而,他唯恐军心摇动,只是密令戍守淮南大军及各地州兵火速赴援,以解襄、樊之围 。曹操这—用意,温恢也是心领神会 。他在淮南,祁助曹操组织援兵,督促诸路州兵急速上道,前往襄、樊 。当时,率兵于淮南屯戍的兖州刺史裴潜开始接到曹操宜他晋见的诏书后,颇不解其意 。温恢对他说: “这必定是为了襄阳方面的军事,你需赶快动身 。”果然,就在裴潜刚要起程时,曹操第二道密旨又到,裴潜急令军士放弃辎重,轻装就道 。
襄、樊被围数月,最后终于得以解救 。从局势的前后发展变化来看,都与温恢所料情形相差不远 。这除了说明他对曹操整个战局的关心之外,更说明他聪明睿智,具有统观全局的见识和多谋善断的才华,足堪将佐帅辅之任 。正象他死后魏文帝下诏褒奖他时所说,他“有柱石之质”,服事曹操“功勤名著” 。
魏文帝即位后,温恢为侍中,不久又出任魏郡太守 。文帝黄初四年(223年),凉州刺史张既病卒,温恢被任为凉州刺史, 持节领护羌校尉,于上任道中病卒 。文帝为之深为惋惜,特下诏悼念他 。
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 。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 。咸精达事机,威恩兼着,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三国志魏书十五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太祖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温恢)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
文帝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着 。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 。如何不遂,吾甚愍之!”(《三国志魏书十五温恢传》)
史书记载
三国志·温恢传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 。父恕,为涿郡太守,卒 。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於财 。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 。州里高之,比之郇越 。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 。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 。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 。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 。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 。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 。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 。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於是有樊城之事 。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 。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 。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 。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 。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 。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 。
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 。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 。道病卒,时年四十五 。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 。及为朕执事,忠於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 。如何不遂,吾甚愍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 。生早卒,爵绝 。
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 。魏略曰:建字公威,少与诸葛亮俱游学 。亮后出祁山,答司马宣王书,使杜子绪宣意於公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