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生平简介王懿人物评价及史籍记载

生平简介
抗拒慕容垂
王懿出生于北方宫宦世家,为东汉末司徒王允之弟、幽州刺史王懋七世孙 。其祖父王宏仕于后赵石虎,父王苗仕于前秦苻坚,皆官至州刺史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王懿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沈审有意略”,精通阴阳,妙解声律 。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统治者苻坚大举进攻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而回,前秦统治由此动摇 。原来在苻坚控制下的北方各族首领纷纷举兵反秦,割据自立 。实力雄厚的前燕贵族鲜卑族首领慕容垂首先建立政权,自称燕王、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 。在前秦对后燕的讨伐中,年仅17岁的王懿与其兄王睿受命组织武装,与墓容垂作战 。由于双方力量悬殊甚大,加之王懿兄弟经验不足,前秦军队很快溃败 。王懿身负重伤,败逃时迷路子荒野之中 。据传,有童子忽现,为其觅食,又有白狼引路,方才摆脱困境,渡过黄河,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与兄王睿会合 。正欲南投东晋王朝,不料被地方努力翟辽截留,任为将领 。一年多后,王懿兄弟寻机逃离滑台,一路昼伏夜行,躲过翟辽骑兵的追寻,终于到达东晋辖地 。
入东晋后,由于王懿兄弟俩的名字犯晋宣帝司马懿、晋元帝司马睿讳,故互相以字相称而不称名 。最初几年,他们不断迁移,寻找靠山,初投靠“在江南贵盛”的太原人王愉,因遭冷遇,转而投入江南重镇姑孰(今安徽当涂)桓玄门下 。但王懿兄弟通过冷静观察,认为桓玄很难成功,不能依赖,从而开始与东晋另一实力派北府兵将领刘裕暗中往来 。
投靠刘裕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东晋皇族权臣司马元显对桓玄发动进攻,桓玄趁此举兵东下,攻占建康(今南京),杀司马元显及其父会稽王司马道于,掌握了东晋大权,并于次年底代晋自立,改国号楚 。对此,王懿曾预言桓玄“恐不足以成大事” 。果然,元兴三年,刘裕趁桓玄调其征讨卢循的机会调兵遣将,以反桓复晋为旗号,攻讨建康桓玄 。王懿兄弟则受刘裕之命在建康城内做内应,密谋刺杀桓玄,但因走漏消息,王睿被杀,王懿侥幸逃脱 。不久,刘裕讨桓军进占建康,桓玄退回江陵,兵败被杀 。刘俗掌握东晋大权后,追赠王睿为给事中,封安复县侯 。任命王懿为中兵参军 。从此开始了他的沙场生涯 。
沙场生涯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四月,急于建功立威的刘裕亲率大军征伐南燕,王懿被委以前锋重任 。因其长于谋划,临战勇猛,前后“大小二十余战,每战辄克” 。初次显露了他的军事才能 。这时,五斗米教领袖卢循趁东晋后方空虚,在广州率领农民起义,并兵分两路,北伐进逼建康 。前往镇压的晋军几次大败,建康城内陷于一片混乱,朝中大臣多主张迁都让城,以暂避兵锋 。灭亡南燕班师回援的王懿对迁都之说坚决反对,随即被刘裕派驻越城(今广西兴安越城岭西南),以截断起义军归路 。起义军进攻屡遭挫折后,慌忙撤军,王懿乘势大破范祟民部,“焚其舟舰,收其散卒,功冠诸将”,被封新淦县侯 。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再度兴兵,征讨后秦 。王懿被晋升为征虏将军,加冀州刺史,督前锋诸军事,并亲率龙骧将军朱牧,宁远将军竺秀灵、严纲等开钜野泽入黄河,进逼潼关,攻克长安,俘虏后秦皇帝姚泓 。灭掉后秦,王懿因功升任太尉咨议参军 。灭后秦后刘裕想乘此机会迁都洛阳,进而收复整个北方,朝中文臣武将纷纷附合,唯有王懿提出异议;“今暴师日久,士有归心,固当以建业为王基” 。王懿此言在于提醒刘裕应以安顿后方为重,免为政敌所乘 。这个建议引起刘裕警觉,又恰逢留守京城的刘裕心腹刘穆之病逝,刘裕恐后方有变,故采纳王懿建议,除留一支偏师镇守关中外,率大军班师南还 。南燕、后秦的相继平灭,使刘裕威权大增,为他代晋自立奠定了基础 。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自立为帝,改国号宋,是为宋武帝 。王懿因随刘裕屡立战功,遂改任徐州刺史,加都督名号,成为拥有地盘和军队的实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