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李鸿章的历史价值?李鸿章算是伟人吗( 二 )


作为洋务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李鸿章意识到自己的活动是商鞅、王安石变法的继续 。他把传统的“穷则变,变则通”思想作为变革的理论依据,而整军经武,购买和仿造船、炮、洋枪则成了变法的重要内容 。
当时,敌国环伺,整军经武是任何执掌国家权柄的人不能不考虑的大事 。李鸿章的高明处在于他围绕国防建设提出了三个根本性的大事:一是培养全新的人才;二是全面发展工商业;三是要求宫廷节省冗费 。——历史已经证明,近代中国发展的迟滞与现代事业的失败同没有贯彻这些主张有密切的关系 。从整个社会看,李鸿章不一定是这些思想的首倡者,但在大臣中能全面地提出这些主张的却不多见 。第二,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 。稍加考查就会知道,中国有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 。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们历数过这些官办企业或事业的种种弊端,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可是,我们同样无法否定一个事实:西方的机器和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就是对愚昧无知的打击,就播下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种子 。招商局轮船所到之处,商品经济总有大小不等的发展 。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的几百部西书不是孕育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代呼风唤雨的人物吗?没有洋务运动,鲁迅又怎么会跑到南京去上学呢?对19世纪以来为捍卫中国的独立和摆脱中世纪的落后状况尽心尽力的人,我们都应如实记下其劳绩和失误 。李鸿章也不应例外 。第三,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凝聚中心 。
鸦片战争后在中西文化撞击下逐渐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 。他们先是集结在曾国藩周围,接着就向李鸿章靠拢 。在甲午战争以前,这些对西方了解较多且程度不等地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有识之士大体上都视李鸿章为中心 。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李鸿章所以能显得识见超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汲取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
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谋求上进,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李鸿章上书 。其中固然与李氏是重要权力中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李氏思想比较开明和开放,是各项洋务事业的主要推动者,因而对有新知识的青年颇具吸引力 。在甲午战争前,不但严复、马建忠及其他留洋归来的技术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在李鸿章直接领导或势力所及的范围内服务,就是对其学西方的作为持激烈批评态度的郭嵩焘、王韬、郑观应等人,也是李鸿章的朋友或麾下的重要官员 。
在任何社会中,知识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转换为政策或各项活动 。这项转换机制是否健全对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在甲午战争前的20多年中,他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转换枢纽的重要作用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个作用完成得不好 。但这个情况却有力地证明,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仍然依附于清政府;同戊戌维新前后的情况不同,他们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李鸿章就是在这个大格局下,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
我说李鸿章是庸众中的杰士,其中包括李氏本人也不脱平庸的意思 。这突出地表现在1896年他到俄、德、法、英、美五国及加拿大走一趟以后,认识仍不见有大的提高 。他说:“今游于各大国者四阅月,忽经新气之感动,此心意一往而深 。……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他日身归故国,后半生无涯之大事,将重整其旗鼓,忝颜而将中军;且较诸前半生之仅效微劳者,冀于中国尤有裨益 。”一个年过七旬的老翁经受重大挫折后尤为此雄心壮志,令人感动 。可是,他想到的仍然仅是科学技术和军事,仍不明白离开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这些是无法真正学到手的 。就这一点而言,他仍然是东方的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