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帝司马睿生平简介晋元帝司马睿是怎么死的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 。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
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 。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 。311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 。323年去世,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
“牛继马后”之说称司马睿是牛金之子
【晋元帝司马睿生平简介晋元帝司马睿是怎么死的】晋元帝司马睿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魏帝曹芳正始年间,始受封为南安亭侯 。公元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而控制了曹魏政府的实权 。之后,司马懿分别派诸子出任境内几个重要地区的都督 。司马伷以宁朔将军之职坐镇邺城 。邺城是曹操封魏时的都城,曹魏王公的聚居之地,素为屯兵屯粮的重镇 。司马伷被委镇此地,反映了司马懿对他的重视 。
西晋开国后,司马伷又历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等职,初封东莞郡王,后改封琅邪王 。平吴之役,司马伷率军出涂中,立有大功,遂进拜侍中、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督青州诸军事等职 。司马睿父司马觐为司马伷长子,初拜冗从仆射,后袭爵琅邪王 。平生碌碌,地位显赫 。
公元290年(太熙元年),司马觐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 。同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去世 。继立的司马衷鲁愚迟钝,无力驾驭政局 。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无兵无权,为避杀身之祸,他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尽量避免卷入斗争的旋涡 。但在当时也获得名士嵇康之子、侍中嵇绍的高度评价 。在洛阳,司马睿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导 。王导,字茂弘,出身于北方头等士族的琅邪王氏,公认的名士领袖王衍是其族兄 。王氏家园所在的琅邪国,是司马睿的封国 。司马睿的琅邪国在西晋算是大国,并与司马越的东海国相邻,都在徐州 。
受命讨逆
当东海王司马越起兵下邳,准备西迎惠帝时,起用琅邪王司马睿为平东(后迁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为他看管后方 。司马睿受命后,请王衍从弟、参东海王越军事的王导为司马,委以重任 。
公元304年(永兴元年)七月,“八王之乱”进入高潮 。东海王司马越挟待晋惠帝司马衷亲征邺城 。当时,坐镇邺城的将军是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前不久,司马颖击杀了执政的长沙王司马乂,强迫惠帝封他为皇位继承人) 。在取得了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等职务之后,司马颖将皇帝的乘舆服御尽数劫入老巢,并以邺城遥制洛阳 。司马颖的横暴和专权,引起了另外一些实力派人物的不满 。尚书令司马越乘机以惠帝的名义发布檄书,征召四方军队讨伐司马颖 。时任左将军的司马睿奉命参加了讨邺战争,年二十九岁 。
两军在荡阴(今河南汤阴)展开激战 。结果司马越兵败,遁回封国东海 。惠帝及随军大臣被司马颖劫掠入邺,司马睿也在其中 。不久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因得罪司马颖而遭杀害 。司马睿害怕祸事殃及自己,潜逃出邺 。在出奔洛阳的途中,他行至黄河岸边曾被津吏捕获,险遭不幸 。司马睿到达洛阳,马上将家眷接出赴往琅邪(今山东胶南县)去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