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灯塔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考古上的研究是什么样的

亚历山大灯塔(Pharos)成了许多语言中“灯塔”一词的语源,例如希腊语(φρο),保加利亚语(фар)和许多其他的罗曼语,例如法语(phare) 意大利语(faro),葡萄牙语(farol),西班牙语(faro),罗马尼亚语,和加泰罗尼亚语(far) 。
建筑结构
亚历山大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 。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用以存储与输送石油;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 。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 。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 。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 。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 。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白天日光闪耀,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
方形塔基14米高,实质上是覆盖在大岩礁上的一座三四层高的大棂 。在塔基正中拔起的下层塔身有71米高,同样为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赛东之子吹海螺》的青铜铸像,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用以表示风向和方位 。中层塔身又缩成细柱形,9米高 。在中层塔身的八角方位上立起八根石柱,共同支起一个圆形塔顶 。这个洋葱头形的圆塔顶,成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的重要参考借鉴物 。上层塔身之上是一圆形塔顶,其中一个巨大的火炬不分昼夜地冒着火焰 。塔顶之上铸着一尊高约七公尺的海神波赛东青铜立像,为这座建筑增添了神话与艺术的风采 。
亚历山大灯塔的外部造型非常美观考究,内部结构也十分严密复杂 。
塔基的几层有50多个房间,估计这些房间是值班人员住宿、办公或操作各项业务,也可能是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观察天象的专用房间 。三层塔身本不适用,为克服单调感,求得整体建筑具有艺
【亚历山大灯塔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考古上的研究是什么样的】术性的视觉造型,因而建有许多相当于楼房的层层窗口 。一些研究者们认为塔身下层内部宽阔,从这里修筑了通到塔顶的倾斜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路 。在通到中层和上层的倾斜梯上还分别筑有32个和18个台阶 。正中间有一个相当于现代电梯的人工升降装置,用以运送火炬燃料及各种物品,保证火炬长年日夜不熄 。
据传,火炬的作用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还设有一个凹面金属镜,反射出的耀眼的火炬火光,使60公里以外的航船能遥望到灯塔的方位,从而不会迷失方向 。可径直向亚历山大港驶来 。
考古研究
1994年,一些潜水员在亚历山大港东部港口的海床上发现了灯塔的一些遗址 。通过卫星照片,更多的遗址随后显现了出来 。
Nova其中有一期节目讲到了亚历山大灯塔 。通过潜水,人们能够看到灯塔的遗址 。
亚历山大灯塔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迹之一,但早已沉入汪洋大海 。它的下落一直令人困惑,更引人猜测 。
首次以水下作业为主的考古活动将集中在埃及北部城市亚历山大一带的海域进行 。埃法两国抽调了顶尖科学家,并配备齐全的潜水设备,以应对变幻莫测的海上气候和四处密布的暗流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活动将使用最先进的高技术设备,如水下摄像机、水下照相机、水下机器人、声呐遥感水下探测仪、地磁仪、浅地层剖面仪、GPS全球定位仪等,从而保证不遗漏任何一处可能的遗迹 。
相对于陆地古墓挖掘来说,水下考古更需借助尖端科技,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其难度和复杂性不亚于探测外太空 。但是,法埃两国科学家对这项将历时三年的工程充满信心,他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