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有着哪些分类?都有着什么特点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之一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潜意识、灵魂、精神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 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 , 它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因此 , 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 , 主观的精神是本源的、第一性的 , 而外部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注意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意识指的是自然界内在非物质的总和 , 不是简单指人类思维 。佛教的‘’应观法界性 , 一切唯心造‘’、儒家陆王学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 , 即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 , 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 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 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 ,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 , 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 即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 , 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 , 它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抽象非实体 。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 , 强调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本体” , 它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 , 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 , 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 , 走向客观 。同时 , 由于“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 故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 这些合理的思想成分绝非偶然 , 而应视其为客观唯心主义之“客观”所然 。
绝对唯心主义
绝对唯心主义 , 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 , 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 , 可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 , 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 。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 , 不同的是绝对唯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 。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主义均属于该范畴 。
绝对唯心主义属于多神论 , 其本质追求的是悟性等 , 即是说一切万物的根本 , 人人都有的本性 , 这都是修行与努力的结果 , 而不是靠妄想而能得到 , 以妄想为本 , 以所见为真的人 , 永远不会发现本质的意义直到唯心的概念 , 成为唯我主义者 。
绝对唯心主义的世界指的是意识世界 , 如果站在唯物的角度则会牵强的理解为唯我主义 。
【唯心主义有着哪些分类?都有着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