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是谁?中国古代最具真性情的皇帝老婆

如果不是亡了国 , 也许人们永远不会看到花蕊夫人的另一面 。谁能想到:一个貌美娇弱的后宫女子 , 在国破家亡之时 , 却表现出如此酣畅淋漓、通透彻底的真性情 。那首堪称绝唱的《述亡国诗》 , 那句“十四万人齐解甲 , 宁无一个是男儿”的悲情呐喊 , 堪堪羞煞蜀国男儿郎 , 让后人赞叹不已 。
花蕊夫人本姓费 , 是五代十国时 , 后蜀国后主孟昶的贵妃 。名为花中之蕊 , 自是容貌不凡 。不仅如此 , 她还是位才女 , 是位前比鱼玄机后比李清照的女诗人 。善写宫词 , 著作颇丰 , 光《全唐诗》中就收录40多首 。然而和那些能呼风唤雨的女强人相比 , 花蕊夫人并不惹人注目 。她没有吕后蛇蝎般的狠毒心肠;也缺少武则天的心机和手段;更不具备杨贵妃狐媚惑主的万千风情 。她更像是一个普通女人 , 一个从不掩饰自己悲喜、从不修饰自己情绪的真实女人 。拥有富贵时 , 她会快乐、满足;失去安乐时 , 她会失意、落寞;国破家亡时 , 她会呐喊、愤怒 。她是完全透明的 , 没有丝毫的矫情和造作 。这在充满虚情与狡诈的皇宫中 , 显得尤为可贵 。
【花蕊夫人是谁?中国古代最具真性情的皇帝老婆】性情 , 指的是一个人的禀性和气质 , 以及表现在性格和脾气上迥异 。真性情 , 则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完全流露 , 无形中自带一种凛然正气 。杜甫有诗“由来意气合 , 直取性情真” , 也是对真性情的肯定和赞美 。花蕊夫人的性情 , 少了女性的娇弱 , 添了男儿的豪爽 , 是一种率真而泼辣的美 。那首著名的《述亡国诗》 , 便是花蕊夫人成为阶下囚时 , 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大殿之上 , 挥毫而就的 , 饱含着花蕊夫人对后蜀国的遗恨 。
花蕊夫人的丈夫孟昶 , 作为一国之君 , 在治政上无疑是失败的 。他的父亲经过6年的乱世打拼和苦心经营 , 才在巴蜀一地站稳脚跟 , 建立割据政权 , 有皇帝的命却没皇帝的福 , 在位仅一年便病死 。孟昶秉承父业 , 成为后蜀国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国君 。创业难守成也不易 , 能在乱世的夹缝中立稳脚跟 , 则尤为不易 。孟昶“少不亲政事” , 喜欢“打球走马” , 又好“房中之术”(《新五代史》) , 兴趣根本不在治政上 。先祖留下的基业很快便消耗殆尽 , 后蜀国也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边缘 。应该说 , 作为一个小国 , 后蜀灭亡是迟早的事 , 然而 , 大宋大兵压境 , 孟昶仅66天便“草表以降”(《新五代史》) , 也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
国灭之后 , 孟氏皇族包括庞大的后宫 , 全部被押解开封 , 成为大宋国的阶下囚 。花蕊夫人也在其中 。历史总有相似之处 , 这样逶迤前行的悲壮队伍 , 并不是第一次 , 倒退十年 , 南唐国后主李煜也曾感同身受过 。花蕊夫人和李煜 , 一个是末代贵妃 , 一个是亡国之君 , 他们一样失去了昔日的荣华富贵 , 一样成为大宋的阶下囚徒 。更为相似的 , 他们都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悲喜人生 , 同样的才华横溢 。
相同的生活环境 , 也让他们有着相似的词风 。看看花蕊夫人的“嫩荷花里摇船去 , 一阵香风逐水来” , 多么地悠闲惬意 , 还有“回头索取黄金弹 , 绕树藏身打雀儿” , 神仙一样的皇宫生活让人陶醉 , 让人乐在其中 。再看看李煜 , “浪花有意千重雪 , 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 , 一竿纶 , 世上如侬有几人 。”落英缤纷的江南美景 , 如诗如梦的无忧生活 , 同样令人沉醉 。皇宫的生活是富足美好的 , “汗手遗香渍 , 痕眉染黛烟”(李煜)的卿卿我我、儿女情长 , 更适合春暖花开的静谧祥和 , 而不是秋风萧瑟的征伐杀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