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与吕蒙在荆州问题上有着什么不同看法?究竟谁对谁错

所谓荆州之争,就是指鲁肃与吕蒙在荆州问题上的政见之争 。东汉末年,荆州原属刘表的辖区,但因地理位置太重要,故而曹操、孙权、刘备都想占据荆州 。
曹操想占据荆州,是因为他在基本统一北方后,继而想要统一南方,统一全国,荆州是他的必争之地,否则他统一全国的理想便无法实现 。而孙权和刘备想要占据,则是因为占据荆州是他们的既定战略 。
孙权上位之初,鲁肃就曾对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劝孙权应该“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当时,孙权听到鲁肃这话,表面上虽然声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但心底里其实是十分赞同鲁肃的主张的,否则就不会在鲁肃提出这个建议后,对鲁肃愈加信任 。
而在刘备一方,正式提出占据荆州的,是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主张,没有孙权那么矫情,直接曰:“善!”然后就把诸葛亮从南阳带走,一起去夺取荆州和巴蜀 。
不过,刘表却也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善茬,所以,曹操、刘备、孙权三方虽然都对荆州虎视眈眈,但谁也不敢先动手 。直到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重,行将就木,曹操这才终于忍不住了,首先跳出来,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 。
曹操原本以为,想要占据荆州,多少也得打上几场硬战 。不料,大军行至半途,刘表就两脚一登去世了,荆州内部因此出现分裂,蔡瑁等排挤刘表的长子刘琦,拥立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后又裹挟着刘琮向曹操投降,让曹操捡到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不费一兵一卒就占据了荆州 。
轻松占据荆州后,曹操难免会想,大军都已经带出来了,既然在荆州用不上,要不就拉到东吴去试试?也许孙权也会像刘琮那样应声投降了呢?
在东吴,当时确实有许多人主张直接向曹操投降,但周瑜和鲁肃反对,孙权本人也不甘心就此放弃,轻易向曹操投降 。鲁肃趁机建议孙权与刚刚被曹操打得狼狈不堪的刘备联合,共同对抗曹操 。孙权同意了 。
于是,赤壁之战终于爆发,结果周瑜一把火把曹操烧回了北方高老庄 。但在曹操退回北方时,他还是留下了曹仁守南郡,文聘守江夏 。在此背景下,荆州便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方进一步争夺的角力场 。
赤壁之战后,刘备立刻南下,占据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而孙权则派周瑜等去攻打南郡,夺取江陵,自己也亲自带兵去攻打合肥 。
这时候,周瑜的意见是,孙权应该软禁刘备,全面占据荆州,然后带兵去攻打益州的刘璋和汉中的张鲁 。
对于周瑜的这一主张,孙权拒绝了一半,同意了一半 。即拒绝软禁刘备,同意周瑜去攻打益州和汉中 。然而,天不假年,周瑜在回江陵准备出征的途中病逝,鲁肃接过了周瑜的枪 。
我们之前说过,鲁肃原本也是主张孙权应该首先占据荆州的,但被曹操一通搅和,鲁肃只好调整了原先的战略,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以争取刘备与孙权结成联盟对抗曹操 。
在建议把荆州借给刘备时,鲁肃对孙权说:第一,曹操虽在赤壁战败,但其势力依然强大,不是东吴单方面所能抗拒的,故而必须联合刘备共同抗拒曹操 。第二,赤壁之战后,东吴虽占据了荆州的许多区域,但恩义尚未施行于荆州民众,未能得到荆州民众的拥戴 。与其无法完全掌控荆州,不如暂时把荆州借给刘备,让刘备去管理荆州,这样一来,曹操就多了一个敌人,而东吴却多了一个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