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的演变过程:


2、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


3、中国古代的造字方法有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


4、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象形”和“指事” 。


5、所谓“象形”就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所谓“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


6、这种造字法,汉字的创造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汉字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的是“形声”和“会意” 。

汉字的发展历程

文章插图
7、从“形声”造字法可以看到,同一个字往往由两部分组成,这样,我们不仅能了解字义,而且还能推知字形,因此它比“象形”、“指事”更科学 。


8、但是,这种造字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果一个字只有一部分,那么当这个字的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时,就无法判断哪个字是形声字;


9、另外,许多形声字的读音并非都能表达出字义,例如“休”( xiu)和“修”( xiu)等 。所以,“形声”造字法只适合于记录少数词语,而不适合于记录大量词汇 。


10、后来,人们又创造了“会意”造字法 。所谓“会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字的形体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11、这种造字法兼有“形声”和“会意”的优点,既可以表达字义,又可以避免字形的单调 。


12、但是,“会意”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难以表达抽象的事理 。为了弥补“形声”和“会意”造字法的缺陷,人们又创造了“转注”造字法 。


13、所谓“转注”,就是用两个或几个字来表示一个词或短语,每个字表示这个词或短语的一个义项,同时,第二个字又表示第一个字的另一个义项 。


14、这种造字法具有灵活简便的特点,因此被广泛采用 。
【汉字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