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及鉴赏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唐代: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巢父摇头不住长安,将去东海随烟雾飘流 。
将诗卷永远留人世间,放竿垂钓采珊瑚求生 。
隐居深山般遁世高蹈,时值春寒冷峭景凋零 。
仙女们驾着云车而来,指点虚无的归隐之处 。
自以为他有仙风道骨,谁知离长安归隐之因?
爱惜巢父想苦苦相留,应知富贵像草尖露水!
蔡侯是淡薄名利的人,趁凉夜庭中摆酒饯行 。
失意停琴见孤月残席,何年从仙界寄我书信?
向南找禹穴若见李白,代我问候他现在怎样!
注释
孔巢父,《旧唐书》有传 。他早年和李白等六人隐居山东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谢病,是托病弃官,不一定是真病 。李白这时正在浙东,诗中又怀念到他,故题用“兼呈” 。
这句写巢父无心功名富贵 。掉头,犹摇头 。“不肯住”三字要和下文“苦死留”对看 。朋友们要他待在长安,他总是摇头 。
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表明巢父不仅不恋宫贵,连自己的诗集也留在人间不要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巢父的诗可以长留不朽 。巢父诗今不传,这句赠诗倒成了杜甫的自评 。
珊瑚树生热带深海中,原由珊瑚虫集结而成,前人不知,见其形如小树,因误以为植物 。上言巢父入海,故这里用珊瑚树 。
此二句写东游的境界 。上句,字面上用《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但含有比意 。巢父的遁世高蹈,有似于龙蛇的远处深山大泽 。下句兼点明送别是在春天 。
蓬莱,传说中的三仙山之一,在东海中 。织女,星名,神话中说是天帝的孙女 。这里泛指仙子 。虚无,即《庄子》所谓“无何有之乡” 。归路,犹归宿 。
【古诗【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及鉴赏】知其故,指弃宫访道之故 。
这是一个转折语 。代巢父点醒世人,也可看作转述巢父本人的话 。草头露,是说容易消灭 。
静者,恬静的人,谓不热衷富贵 。别人要留,他却欢送,其意更深,所以说“意有馀” 。除,台阶 。
唐时宴会多用妓乐,送巢父却不合适,所以只用琴 。罢琴,弹完了琴 。酒阑琴罢,就要分别,故不免“惆怅” 。下面三句都是临别时的嘱咐 。
空中书,泛指仙人寄来的信 。把对方看作神仙,故称为空中书,杜甫是不信神仙的 。“几岁”二字很幽默,意思是说不知你何岁何年才成得个神仙 。
鉴赏
此诗写孔巢父执意离开长安,蔡侯为之设宴饯行,杜甫在宴上赋此诗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诗中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 。
此诗前四句叙述孔巢父辞别长安去往江东 。五至八句写的是诗人对孔巢父此去途中的想象之情境 。九至十二句言孔巢父对人生有独特的见解,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且归隐之心已决 。十三至十六句写蔡侯置酒为孔巢父饯行的情景 。最后两句请孔巢父转达对李白的问候,点明题中的“兼呈李白”,从侧面点出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深厚情谊 。
孔巢父此去,意在求仙访道,故诗中多缥缈恍惚语,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也可以看出杜甫早期所受屈原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