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

唐僧师徒一路向西来到一个自治大城市叫做车迟国,按照往常的惯例只要倒换了通关文牒就可以继续西行 。唐僧步步该灾处处有难,车迟国这一关的三个妖精虎鹿羊对于孙悟空而言不值一提,真正的阻力来自于车迟国君王 。
孙悟空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嘴毒眼冷心热,每到一个地方碰到不平事他都要管上一管,按现在的话说孙悟空就是一个爱打抱不平见义勇为的人 。他不畏强权替弱者出头的秉性就算是被压了五百年依然不改 。朱紫国王求医治病的皇榜他要掲,百花公主被妖精黄袍怪占了他要管,玉兔精假扮公主他要替真公主讨回公道,农户家的儿子做了剪径的山贼他也要管 。取经路上,如果说降妖除魔是孙悟空分内事不足以证明他了不起,那么他“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足以证明他就是一个英雄 。
唐僧师徒西行路上不管倒哪里只要说出“我是东土大唐王驾下派往西天拜佛求经的使者”都会被人当做上国天朝的圣僧看待,好吃好喝的招待,而车迟国不一样,这一次唐僧师徒根本不受待见,因为车迟国国王是一个极度讨厌和尚的人,他不遗余力的贬低和尚,摧毁和尚甚至要赶尽杀绝而后快 。正所谓上行下效,于是道家成了此国合法正统的信仰,佛门反受冷落,山门被拆佛像被毁,做道士受人尊敬,做和尚没有生存空间 。
一国之中佛道两家为何有如此极端的待遇?车迟国上至国王下至百姓为什么人人敬道灭僧?这一切都和二十年前的一场天灾有关 。那次佛道两家的表现彻底改变了国王及百姓对和尚的态度与看法 。
你看车迟国的道士是怎么说这件事的?他道:“只因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无点雨,地绝谷苗,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 。正都在倒悬捱命之处,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来,俯救生灵 。”
国王之所以好道恶僧,就是因为三个道士能够呼风唤雨,为车迟国求了一场救命甘霖,而当时国王也找来和尚祁雨,可是和尚只知念经拜佛无所作为,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国王对和尚的态度急转直下 。
导致国王敬道灭僧的行为少不了天庭势力在背后捣鬼,因为只有天庭帐下神仙龙王拥有给民间降雨的权力,先不降雨让车迟国干旱,再派三个得道的妖精来解救万民,其中最好的证据就是“忽然天降三个仙长来” 。虎鹿羊极有可能就是三清的徒子徒孙 。在这一场佛道博弈中道家大获全胜,只是作为凡人的车迟国君王和黎民百姓是看不到这一层利害关系的!
唐僧师徒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推倒三清圣象,偷吃三清供养,又伺机弄死了和天庭有关的三个妖精,此后如果国王敬僧灭道,再逢干旱之时,和尚能祁雨吗?这样的改变对车迟国百姓而言是祸还是福?佛家与道家的争斗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像以色列和伊朗在叙利亚打仗一样,苦的只有叙利亚本土的百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车迟国国王横在中间,有苦难言 。
虎鹿羊三大仙只是损害了和尚的利益,于车迟国百姓而言有大德,结果却做了天庭的替死鬼,孙悟空以道家神通手段帮助和尚战胜道士赢的也算不上光彩 。佛道之争,就像现在的国家之争,无所谓好坏正义,只有永远的利益 。从深层次来看,两家都是为了自己,从国王的角度来说,道家比佛家强,道家的做法更符合人民利益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国王与唐僧师徒的一席话道出佛与道的最大区别 。
【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国王道:“唐朝僧众,朕敬道灭僧为何?只为当年求雨,我朝僧人更未尝求得一点;幸天降国师,拯援涂炭 。你今远来,冒犯国师,本当即时问罪 。姑且恕你,敢与我国师赌胜求雨么?若祈得一场甘雨,济度万民,朕即饶你罪名,倒换关文,放你西去 。若赌不过,无雨,就将汝等推赴杀场典刑示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