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二十四孝中最灵异最匪夷所思的故事,细细读来心生恐惧

《二十四孝》是元朝时期一位名叫郭居敬的学者根据民间流传和历史记载编录的一本书籍,主要讲述了不同朝代、地点发生的孝道故事,是古代宣传儒家孝道的通俗读物 。然而其中却有些故事让人读来十分诡异,比如其中一个名为“刻木事亲”的故事 。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丁兰,父母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 。在他懂事以后,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就用两块木头刻出了他印象中父母的形象 。他对于这两个木像十分尊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和木像商量,在吃饭前都要先供奉木像然后自己再动筷子 。久而久之,木像变得栩栩如生,于是他对两个木像更加恭敬 。
后来,丁兰娶了一个妻子,要求妻子对木像必须尊敬 。他的妻子一开始十分听丈夫的话,后来就慢慢懈怠了 。一日,丁兰的妻子趁丈夫不在家,出于好奇,用针刺了一下木像的手指,木像居然流出了鲜血 。等到丁兰回家,例行供奉木像时,发现父母的木像竟然在默默垂泪,而后他得知了妻子的所作所为,怒不可遏,一纸休书休掉了妻子 。而丁兰的行为也受到了周围人的称赞 。
这个故事在古代一直作为宣传孝道的题材,如今读来堪称是灵异故事 。而《二十四孝》中还有众多如今看来匪夷所思之事,皆被看作宣传孝行美德 。清代学者吴正甚至说出“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的言论 。鲁迅曾经对此大肆批判,直言古代某些孝道故事令人不解 。
如今,我们摒弃了古代糟粕的“愚孝”观点,形成了新的孝道理念 。
【古代二十四孝中最灵异最匪夷所思的故事,细细读来心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