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二 )


陆俨少
陆俨少(1909-1993),名砥,字俨少,以字行,改字宛若,上海嘉定人 。从冯超然习国画 。工诗文,善书法,尤精山水,间作花卉、人物,也多妙笔 。为一代艺术大师 。曾任西泠印社顾问、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 。
陆俨少 甲辰(1964年) 作娄山关大捷插屏18.5×35cm? 约0.6平尺 福建东南2017春拍
作为海派传统书画大家,陆俨少长于烟云波涛,有“陆家云水”之誉,其山水风格突出,写意山石树木与工细云水相互辉映,对中国书画的发展影响深远,时人将其与李可染并称为“北李南陆” 。这件作品是陆俨少1964年所作,陆俨少时年五十六岁,据陆俨少自叙记录可知,该年陆俨少随画院组织写生,遍览山水,“我看到山上丛林边缘,日光斜射,显出一道白光,甚为好看,归与西画家言及,说是轮廓光,我遂由此创留白之法……又加以改进、丰富,用到创作上,效果很好,遂多用之,形成我的独特面目” 。此件《娄山关》以毛泽东《忆秦娥》词意入画,近处作苍山连绵,重重皴染,墨色与胭脂层次递进;远山隔万丈翻腾云海,正是西风烈烈之景象,以留白之法所绘制,气势颇为磅礴 。整件作品浓淡相宜,笔墨沉着中又有飞动之气,风格缜密,灵气外露,堪称陆俨少山水佳作 。
3、程十发
程十髪(1921-2007),名潼,室名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之斋、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上海松江人 。历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文联委员、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协理事 。
他的画里,大多都是极其平常和平淡的事物,但却能出奇制胜,从一个平凡朴拙的世界里,揭示出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程十发作画有两点不同于常人之处:一是行笔极快,犹如暴风骤雨掠过,气势逼人;二是用笔活脱,从他笔端流露出的线条,对比强烈 。线条柔韧、绵长,饶有韵致 。
他用墨,很追求酣畅淋漓的效果,破墨、破色或色墨相破法被他经常使用,意象较佳;他的造型,受前辈画家陈老莲、任伯年的启发颇多,并大胆吸收了民间美术的精华,着意于线、形局部的组合与搭配状态以及画面整体上的装饰感和形式感,以得神似,凸显画中形象的奇妙、趣味与幽默感取胜 。
4、吴待秋
晚清以来一百多年里,崇德吴氏一门,接连出了吴滔、吴徵(待秋)、吴彭祖孙三代名画家 。这在中国画坛亦属罕见 。吴徵,字待秋,一生凭藉顽强的意志,恒久的艺术追求,获得了绘画上的成就,成为民国时期影响海内外的著名山水、花卉画家,又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同誉为“海上四大家”,又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 。
吴待秋 辛酉(1921年) 作花卉图 设色纸本 镜心
题识:1.鼻观缠清香,折梅往茅屋 。坐对古诗人,好句日披读 。辛酉夏六月,待秋画于袌鋗庐 。2.懊道人画法,袌鋗居士效之 。钤印:1.吴征(朱)2.吴(朱)、来鹭草堂(白)
33.5×36cm?约1.1平尺(单幅)
吴待秋其画于笔墨技巧之外,尤得灵性揣摩之妙 。所写花卉,得吴伯滔、吴昌硕真传,汲取赵之谦、李复堂、文徵明诸家之长,笔墨酣畅,宽博淳厚,特擅写梅,寥寥数笔,情趣盎然 。
此双挖作品:蜂、梅,更是将其体现的淋漓尽致,题识分别为:“懊道人画法,袌鋗居士效之”;“鼻观缠清香,折梅往茅屋 。坐对古诗人,好句日披读 。辛酉夏六月,待秋画于袌鋗庐 。”
吴待秋 壬申(1932年) 作竹137.5×35cm?约4.3平尺 福建东南2017春拍
“一竿两竿竹,风来声肃肃 。取以为洞箫,吹出太平曲 。”吴待秋此副《竹》,将竹与风、有形与无形微妙体现,并将动与静的态用诗句表达传递 。用墨浓淡相宜、格局讲究韵律,实乃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