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班衙役是指的哪三班?都有着什么作用

古代“三班衙役”是指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
【古代三班衙役是指的哪三班?都有着什么作用】一般将州县衙门的衙役笼统概括为三班 , 因此有三班衙役的通俗说法 。其实 , 多数州县衙门的衙役都超出“三班” 。
皂班 , 由穿黑衣服的皂隶组成 , 供知县使役 。衙内值堂 , 衙外跟随主官出巡 , 廓清道路 , 仪卫看守 , 出庭行杖 , 都是皂班的事情 。
快班 , 分为“马快”、“步快”两种 , 主要供州县官奔走驱使 , 侦缉密探 , 平时巡夜 , 有事执行传唤、拘捕 , 他们也经常被派往乡下催征赋税 , 因此与百姓接触最多 。后来又从中分出“捕班” , 役差被称为“捕役” , 俗称“捕快” 。快班多选精神机警 , 手足便捷的人充任 。
壮班 , 原来是从民间挑选的身体健壮的壮丁 , 用来守卫城堡 , 后来多用来守护仓库、监狱 , 护送、押解过境银饷、人犯等 。多选用身体强壮 , 有胆艺的人充当 。
除以上三班外 , 古代衙门还有看管门户、仪门的门子 , 管米谷出入的斗级 , 管监狱的禁卒 , 协助验尸的仵作 , 传信的铺兵 , 看管银钱的库子 , 以及茶夫、灯夫、伙夫、轿夫、膳夫、更夫、吹手 , 等等 , 可谓五花八门 , 应有尽有 。
清代官方文献习惯上将书吏与衙役合称为书役 , 实际上二者在身份地位上有明显区别 。经制吏有进身之阶 , 有一定文化 , 法律上不属于贱民 , 而衙役是差役 , 是“奔走于公家 , 执杂役之人” 。因为差役的种类繁杂 , 选充差役也不尽相同 。民壮、库子、斗级、铺兵在法律地位上“同凡” , 即具有一般权利人的地位 , 因而 , 对其选充也比较严格 。比如与仓库钱粮打交道的 , 要家道殷实、诚实良民才能充任 。而其他充役者大多被视为“贱民” , 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 不许选任官职 , 他们的子孙在三代内也被限制享有这些权利 。衙役在年龄上一律要求是成年人 , 著役时间是三年 , 著役时必须出具从前未充衙役的保证书 。法律还规定 , 一身不能同时充二、三役 , 犯有侵盗钱粮焚赃之类罪行的 , 即使遇赦豁免后 , 也不得应役 。退役后不得改换姓名 , 重新应役 。
与书吏一样 , 衙役也有定额 , 他们被称为额役 , 收入基本得到保障 , 他们的报酬称为“工食” , 年收入约有六两银子 , 大体上仅能维持一人温饱 。各州县的额役不算少 , 一般都在百人以上 , 其中以民壮最多 , 州县的法定民壮数目是50人 , 新设衙门的人数会少一些 。
与书吏一样 , 定额外的衙役数目也异常之多 , 他们通常被称为白役 。每个在册的正役 , 都会雇用或跟随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多达几十个数额不等的白役 。此外 , 还有数额不等的挂名衙役 。这三项合起来 , 同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 。如浙江仁和县和钱塘县 , 衙役总数均多达1500人以上 。乾隆初年的江西省有几千人 。乾隆末年 , 地方繁剧州县 , 所用衙役 , 有多达1000多人的 , 其中多数是挂名书役 。清后期的山东大县 , 衙役在1000人以上 , 小县也数百人 。对白役膨胀的势头 , 清朝政府也试图整顿 , 但效果有限 。刘衡在四川巴县做知县时 , 原有衙役7000人 , 经过裁革整顿 , 一年以后剩下的仅有100多人 。但这只是个案 ,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衙役膨胀的势头 。衙役如此之多 , 不但百姓深受其害 , 官员也经常因失察被降级或革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