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是用什么战术击败太平天国军队的?为什么太平天国军队破解不了

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带着十余万精锐搞单干,太平天国顿时陷入“国中无人,朝中无将”,之危险局面 。与此同时,和春、张国梁聚集驻扎在东南之清军八旗、绿营,重新组建“江南大营”;胜保、德兴阿则率八旗马队在浦口、扬州再次组建“江北大营”,两支清军继续围攻天京 。在此情况下,洪秀全只好重新组建“五军主将”制,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年轻将领,试图挽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之际 。这些年轻将领不负众望,1858年摧毁“江北大营”,1860年摧毁“江南大营”;再次解除天京之围,天国迎来短暂的军事中兴局面 。
摧毁“江南大营”后,太平军便很少赢得像样的胜利,而且败绩连连 。在曾国藩湘军的“围点打援”战术面前,1861年9月安庆失守,1864年7月天京被吉字营攻破 。这就有意思了,当时太平天国号称拥有百万雄师,为何就无法破除湘军的“围点打援”战术呢?
要回答这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何谓“围点打援” 。所谓的“围点打援”,即是围住一个城镇的敌人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敌人并达到歼灭援敌而后占领城池的战略目的 。简单说,围住敌人一座战略要地,攻击敌人必救之战略目标,而后吸引敌人增援部队过来,顺便歼灭之;一旦援军被消灭,城池中之士兵必然绝望,要么投降,要么等着被消灭 。
其一、天京后事变后,太平军扩招严重,战斗力低下
要想实现“围点打援”之战略目的,其条件之一就是己方兵力要强于敌人,否则大军一到城下,对手立马杀出,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反过来讲,若是太平军战斗力强于湘军,那根本就不用畏惧“围点打援” 。那么,太平军战斗力可否比得过湘军呢?若是论陆军,在“天京事变”前,杨秀清实行“精兵路线”,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明显优势,这点在西征时可以看出来 。不过,“天京事变”后,情况则大不一样了,在同等数量下,太平军远不是湘军对手 。原因很简单,太平军精锐死于内斗,石达开还带走一部分,陈玉成、李秀成只能通过大规模扩军来缓解军事危机 。新扩招的兵,有天地会、散兵游勇、地痞、无业游民,其纪律相当散漫,一旦遇到恶仗,即刻溃散 。所以,湘军围城部队虽然少于太平军,但城池里面的军队却不能出城将其就地歼灭 。
其二、太平天国缺少水师力量,无法保证守军供给
俗话说,“惹不起,可以躲得起” 。既然太平军战斗力不如湘军,出城直接迎战围城之敌并不现实,那么,太平军可否据守城池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此一来自己会活活被饿死 。要知道,想要据守城池,那就必须得有充足的粮草、弹药、兵员补给,保证自己时刻充满活力 。在河流纵横的江南地区,若想维持一座大城市的物资补给,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水师力量,掌握长江控制权,否则一切免谈 。很遗憾,自从田家镇、半壁山大战之后,以民船为基础的太平军水营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长江控制权已经落入湘军之手 。太平军想通过水陆向安庆、天京提供充足的补给,那简直难于上青天 。例如,陈玉成、李秀成都曾在城池被重重包围之情况下利用小船偷运粮食进城,但均被湘军水师干掉 。
其三、杨秀清死后,太平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政,见死不救
太平军战斗力不如湘军,也没长江控制权,为了解救被包围城池,也只能直接出兵救援,利用人数优势击败对手了 。在兵员数量上,太平军自然是碾压湘军,这一点无可置疑 。例如,雨花台大战时,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先后投入二十余万兵力,若是连同守军在内,估计三十万;曾国荃、曾国葆陆师,杨载福、彭玉麟水师,合计四万,其中一万多是病号 。很遗憾,即使是数量有优势,太平军还是无法破除湘军的“围点打援”战术,因为指挥不得力 。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军事指挥系统混乱,缺乏统一指挥,将领之间各自为政,常常见死不救 。就拿安庆会战来说,若是李秀成肯出兵相救,实行“西征计划”,强力攻取武昌,那胡林翼等必定调兵回援,安庆有望解围 。再比如,若是杨秀清在,其他各路将领必定火速增援李秀成兄弟,雨花台之战也许就是另外的结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