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为何不敌赵飞燕?班婕妤的悲剧爱情故事

《汉书·外戚传》说,班婕妤,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为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祖母 。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 。初为少使,立为婕妤 。班婕妤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她自己自幼聪明伶俐,秀色可餐,工于诗赋,文才出众,入宫后,深得汉成帝喜爱,一时宠冠后宫 。汉成帝为班婕妤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又惊叹于班婕妤的文学才华,天天同她形影不离 。班固在《汉书·外戚传》里写她姑祖母班婕妤“有男,数月失之”,看来是不慎流产了 。即使如此,汉成帝对她仍宠幸有加,无人可比 。
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妙手成文,她经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使汉成帝既开心,又长见识;班婕妤还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她的词曲有感而发,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 。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 。
班婕妤的贤德在后宫中也是有口皆碑 。当时汉成帝曾为她专门造了一辆黄金大辇,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以供出游时乘坐 。却被班婕妤婉言拒绝了 。她对汉成帝说:“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末主乃有嬖女 。”她不是反驳他,而是开导他 。汉成帝虽悻然不乐,但却认为她言之有理 。一时间,世上都传言她贤能有德,王太后更是称赞她:“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在这里,王太后把班婕妤与春秋时代楚庄公的夫人樊姬相提并论,给了她这个儿媳妇最大的嘉勉与鼓励 。当年,楚庄王刚即位时,喜欢打猎,不务正业,樊姬苦苦相劝,但效果不大,于是樊姬不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终于感动,改过自新,不多出猎,勤于政事 。后来由于樊姬的推荐,楚庄王重用贤人孙叔敖为令尹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王太后的一声赞叹,使得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尊贵 。班婕妤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汉成帝,不仅让自己的恩宠地位更加持久,而且能使汉成帝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 。然而,可惜的是,汉成帝不是楚庄王,班婕妤也不是樊姬 。汉成帝鸿嘉三年,能歌善舞的美女赵飞燕“飞”进了大汉皇宫,并一起带来了天姿国色的妹妹赵合德 。那一日,在阳阿公主的府中,汉成帝的双眼一直不离一个舞女 。这个舞女就是赵飞燕 。那杨柳般的身姿,桃花似的面容,犹若天上的仙女掉落凡尘 。霎时,汉成帝心如火烧,心猿意马 。于是,大汉的后宫中,赵家姐妹的荣耀便拉开了序幕!赵飞燕,人如其名,似飞燕绕梁,轻盈优美 。后来唐朝出了个肥美的贵妃杨玉环,于是,“环肥燕瘦”便成了千古流传的黄金典故 。
汉成帝自得了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之后,便由这两姐妹轮流侍寝,朝夕承欢 。在汉成帝眼中,其他后宫粉黛全无颜色,即便是他往日最心爱的班婕妤,也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从此,班婕妤便开始了漫长寂寞的等待 。山盟虽在,情已成空,这是才情无限的班婕妤始料不及的 。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叶词》中说破了其中的玄机:“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后来,班婕妤作了一首令后世感伤不已的《团扇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深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宠爱了 。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 。然而这一切在班婕妤看来,似乎都与她毫无关联了,她心如止水、形同槁木,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佛之外,间以涂涂写写,抒发心中的感慨 。班婕妤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长信宫怨》 。这首诗从她入宫受宠写起,写了顾影自怜,自己爱惜羽毛而摒绝繁华;写了效法古代贞女烈妇,甘愿幽居长信宫中;写到旧日与皇上的恩爱之情时,不觉珠泪飘零,令人肝肠寸断,最后,她只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埋骨故乡的松柏之下 。无限的悲凉情怀,使人不忍卒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