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灭高句丽之战?战争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影响又是什么?( 五 )


唐朝一方面把大量高句丽人迁到江、淮之南,另一方面在高句丽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设置安东都护府,统治高句丽各地 。选拔酋帅有功的人为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官员一起管理当地 。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人以镇抚之 。
战争评价
高句丽自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立国,中经新莽时期、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唐高宗总章元年(668)灭亡,共705年 。
高句丽政权拥有一支强大而英勇善战的军队,兵种齐全,装备精良,军事理论及战术思想先进,防御手段完备,成为高句丽政权强大的军事支柱 。然而遇到了战斗力更为强大的唐军,唐军通过多次大胜,将高句丽军队消灭殆尽 。
战争影响
唐朝的军事打击给高句丽带来了灾难 。战争中,高句丽大量城邑、村庄被占领或毁于战火;高句丽军队死伤累累,精锐损耗殆尽,军队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削弱;平民大量死亡或未逃避战火而四处奔散,田园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受了严重破坏,严重动摇并逐步瓦解了高句丽政权的基础,高句丽出现了国力凋敝、社会动荡的困难局面,直接伤及高句丽的国基 。
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 。
高句丽被灭后,新罗与唐朝交战数次,被唐朝李瑾行、刘仁轨等多次击败,最终新罗仍然长期称臣于唐朝 。大同江与平壤以南为新罗疆域,大同江与平壤以北为唐朝疆域 。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