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年终奖怎么发?小官靠筹京官靠送

多的一年工资 , 少的一顿好饭
每当年关将近 , 辛苦一年的职场人便将目光聚焦在“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 。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 。在东汉时期 , 一到腊月 , 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 。《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 , 特进、侯15万 , 卿10万 , 校尉5万 , 尚书3万 , 侍中、将、大夫各2万 , 千石、六百石各7千 , 虎贲郎、羽林郎3千 。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 , 领这一回年终奖 , 相当于一年的工资了 。
宋代官员的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 , 工资虽然很高 , 但年终奖却很少 。每年冬至 , 皇帝给高级官员们发年终奖 , 宰相、枢密使以及曾经封王的大臣 , 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 。
【旧时年终奖怎么发?小官靠筹京官靠送】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赏赐大臣 。这赏赐的荷包里究竟会装着多少钱呢?岁末皇帝赐给蒙古亲王的那对大荷包里 , 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 , 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 , 内装金银钱四枚 , 金银锞四枚 , 这也算是挺丰厚的“年终奖”了 。
民国时期 , 商店的伙计、公司的职员一般也都有年终奖 。年终奖有多有少 , 掌柜或者经理可能有上千块或者几百块大洋的年终奖 , 伙计和普通工人有个几十块或者几块大洋的年终奖已经很不错了 。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 , 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 , 可是却有年终奖 。大方的老板会给个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 , 小气的老板会管学徒一顿好饭 , 这顿好饭也可以算是年终奖 。那时候一年360日(阴历) , 地主家的长工吃肉的日子大概有20多天 。这些日子多数集中在正月 , 地主家给长工吃肉则是一种拉拢鼓励的表示 , 而正月没有给长工加肉的东家 , 会蒙上悭吝的恶名 。这吃肉也可算是长工的年终奖了 。
在我国古代 , 高级官员的年终奖由朝廷发放 , 小官和小吏的年终奖则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创收 。
秦汉魏晋时期 , 公文写在竹简上 , 公文传达过程中 , 用口袋把公文装起来 , 再糊上胶泥 , 盖上公章 。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 , 剥掉胶泥 , 把公文倒出来 , 装公文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 。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 , 有丝织的 , 也有麻布的 , 都能卖钱 。攒的口袋多了 , 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 , 年终奖就有了 。
唐朝和宋朝有一段时间允许各州府衙门向民间放高利贷 。高利贷的本金 , 有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 , 也有官员们自己凑的集资款 。获得的利润 , 国家财政抽小头 , 地方留大头 , 大部分利息都存进了小金库 , 其中一些钱用到岁尾发年货、发红包 。
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很低 , 京官的年终奖金不是朝廷发 , 而是来自地方官员 。当时地方官员来钱渠道多 , 而京官就比较穷困一些 。地方官员为获取信息和得到京官的照应 , 每当冬日降临 , 往往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 , 向六部司官孝敬钱财 , 此谓“炭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