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是谁提出来的

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是谁提出来的 秦国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 。是秦国的宰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策略 , 建议秦国将地理位置离的最近的韩、魏两国作为秦国的主要目标 , 同时应该与距离稍远的齐等国保持良好的联盟的关系 , 这样就可以没有其他的顾虑 。这个策略使得秦国能够兼并六国 , 实现了秦国的大统一 。秦国宰相范雎剧照 【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是谁提出来的】这个策略是范雎为秦国量身定做的 , 是占领别国的土地为目标 。那么秦国有哪些先天的条件呢?首先 , 秦国的实力不断增强 。在商鞅变法之后 , 秦国日渐强盛 , 吞并六国 , 实现大统一是他的目标 。其次 , 在力量的对比上 , 秦国的实力是强于其他任意一个国家的 , 但是秦国的实力又弱于六国联合的实力 。因此 , 秦国在吞并六国的时候 , 并不能特别着急 , 他也只能选择一个一个进行吞并 。那么六国中 , 到底要先打哪一个 , 后打哪一个呢?这就是范雎为秦国考虑的地方 , 范雎认为需要隐藏自己的战略目标 , 对远方的国家表示友好的态度 , 先攻打自己的邻国 。因为选择进攻 , 打下的土地就是秦国的 , 但是如果要打远方的国家 , 即使打下了也未必能让秦国所占有 。而且 , 如果同时树立好几个敌方 , 会迫使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 这样秦国会失去自己有利的军事力量 。范雎的“远交近攻”正是为这个秦国吞并六国提供很好的策略 , 也让秦国有了先后要消灭的战斗的目标 , 最终六国被秦国一一击破 , 统一了华夏 。远交近攻的来历 “远交近攻”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中的秦策 , 范雎建议秦始皇说:“大王不如选择对远方的国家进行结盟 , 对近国进行攻打 。得到一寸土地是大王的土地 , 得到一尺土地还是大王的土地 。”这句话是范雎说服秦始皇的一句名句 , 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计策 。“远交近攻”策略 春秋战国末年 , 七雄开始了争霸 。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 , 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发展的特别快 。于是 , 秦昭王就开始了他吞并六国的计划 , 把六国都给吞并 , 自己独霸中原 。公元前270年 , 秦昭王准备出兵攻打远在天边的齐国 。范雎见此情景 , 就向秦昭王献上了自己的计谋 , 就是“远郊近邻”的策略 , 劝说秦昭王不要轻易攻打齐国 。范雎对秦昭王说:“齐国的实力很强大 , 而且离秦国又非常远 , 攻打齐国的时候 , 我们的军队必定会经过韩、魏两个国家 。军队派少了的话 , 难以取得胜利 。但是军队多的话 , 就算打胜了秦军也无法占有齐国的土地 。不如先与齐国进行结盟 , 再攻打邻国的韩、魏 , 然后逐步进行推进 。”秦昭王听了范雎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 , 于是决定先攻打韩、魏 , 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进行结盟 , 秦昭王又派使者主动去跟齐国进行结盟 。以后的四十余年 , 秦昭王继续坚持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 , 与远方的齐、楚两国进行结盟 , 首先攻下了韩、魏 , 然后又从两翼进兵 , 攻破了赵国河燕国 , 统一了北方 , 又攻破了楚国 , 平定了南方 , 最后才对齐国进行用兵 , 齐国也被收入囊中 。就这样 , 秦始皇征战十年 , 终于实现了统一六国的愿望 。远交近攻的意思 “远交近攻”最初是作为外交和军事上的策略 , 主要的策略就是指与远方的国家进行结盟 , 而对邻国进行攻击 。这样做的话既可以防止邻国发生叛变 , 又可以使得邻国两面受敌 , 无法与自己国家进行抗衡 。秦昭王画像 “远近外交”是秦国宰相为秦昭王统一六国所提出来的策略 , 范雎建议秦昭王采取的近攻魏、赵、韩三个国家而远交齐、楚两个国家的外交策略 , 这个策略的非常有效 , 帮助了秦国实现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 到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在运用 。其中日本和印度是最典型的两个国家 。之所以要“远交”是因为距离较远的地方的力量是潜在的战略性的同盟或者是宿敌 。之所以要“近攻”是因为敌国就在自己的眼前 。在历史上 , 相邻国家都是出于互相敌对的状态 , 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土地为了获取资源而相互进攻 。在历史的长河中 , 以邻为友的国家是几乎找不到的 ,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进攻的方式 , 去抢夺别人的地盘 , 因此邻里之间常常会爆发打战争 。但在如今全球化的发展中 , 中国政府提出了“以邻为友”、“以邻为伴”的国际关系的新的外交策略 , 树立了新的价值观 , 这个战略自然跟历史上的“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存在了很大的差异 , 应该说是与我国所提倡的新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 。远交近攻的故事 “远交近攻”是指一种外交河军事上的策略 , 和远方国家结盟 , 而与相近的国家为敌 。是因为这个策略秦国才能统一华夏 , 吞并六国 , 为秦始皇实现了统一六国的愿望 。秦灭六国的策略图 秦昭王即位时期 , 秦国因为商鞅变法使得国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六国 。几十年来 , 虽然秦国在与六国的对战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 但是在扩大秦国的疆域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 也没有明显的进展 , 这是因为秦国在策略上并没有正确的战略目标 , 秦昭王急需一位能在他扩大疆域的道路上指点迷津的人士 , 直到他碰见了策士范雎 , 终于为他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远交近攻”的策略正是他们谈话时的精华所在 。范雎先是向秦昭王列举了秦国在军事上所拥有的优势 , 但是这些优势却并不能转化成实际的利益 , 紧接着范雎向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 提出全力进攻秦国的邻国韩、魏两国 , 放弃本来想要攻打的齐国 。并且与远方的齐国等国进行联盟 。秦昭王其实也有想过用这个方法 , 但是又担心韩、魏两国不会轻易地屈服 , 从而导致与韩、魏两国纠缠不清 , 这样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 又损耗了秦国大量的兵力 , 对于之后的战争就很难有把握 。了解了秦昭王的担忧后 , 范雎又提出了割裂对方的领土 , 进行军事打击加上外交欺骗等具体的措施 , 并提出哪怕等到韩、魏一点点土地也是具有战略作用的 。最终 , 秦昭王同意了范雎的策略 , 从此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