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和玄奘有什么区别

法显和玄奘有什么区别 法显和玄奘 法显所在的时代,佛教主要是没有统一的戒律,佛教没有更好的得到传播,反而与战乱杀戮相关联 。法显看到这点,才下了决心想要找到真正能让佛学有更好的戒律可遵循的经卷,于是开始漫长的寻找佛经的过程 。法显画像 法显西行印度,历经许多国家 。学习了梵文和梵语,带回来了以戒律为主的经卷,法显翻译出来的经卷,传播中原,使得他之后的佛学僧侣群体有了可以遵照的戒律,主要解决了僧侣们学习佛教的约束和教义条律 。玄奘所在时代的佛教情况是,很多不同的派别对佛经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这个争议还是比较激烈的 。玄奘为了解答这些争论,寻找能正确解读佛经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佛教理论,开始向西取经 。玄奘一路远行,也是经历许多磨难,到达佛教圣地,获得了许多真正的教义经卷 。回来后,他通过学习和翻译经卷,创立了新的法相宗派,还把翻译的经文提高给各派修行者参阅,让他们通过经文得到更好的指导 。和法显区别最大的就是,玄奘的佛教研究和学习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赏识和肯定,当朝皇帝大力宣扬佛教,使得佛教发展在当代达到了顶峰 。法显和玄奘这两位西行者都将经历写成了文字,一个是佛国记,一个是大唐西域记 。他们的记载都为后人去往印度等国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为印度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的参考资料 。法显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 。法显大师剧照 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 。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了 。这个人法号法显 。法显长大后,研习佛教,发觉佛教经卷根本不齐全,因而有了往西方寻找更丰富的佛教经卷的想法 。法显和其他几个僧人结伴一起从长安开始经过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经过张掖,然后又到了敦煌一直到了国外 。法显出发的时候六十岁,经过十五年,途经三十个国家,取得了百万字词的经卷 。法显历经无数苦难,克服路途遥远,言语不通等各个阻碍,以非凡的毅力和对佛学的真正信教为动力,开创了东晋以来僧人向西求学的风气 。法显把求经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了文字,著为《佛国记》 。这本著作包括了异国的风土民情,佛教发展的状况,翔实的阐述了自己的求佛经历和心得,成为了其他人出现西方国家的旅行指南 。近代许多国家都翻译了这部著作,它是现在保留的最早的古籍,其中记录的西域国家的各种民生地理情况成为了西域国家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法显求经回来,专心翻译了上百万字的经卷,极大的传播了西方的佛学教义,为我们佛教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法显西行 公元399年,法显大师连同一起修行的僧人慧景,慧应等人,从长安出发,选择了河西走廊张掖路线,到达张掖的时候遇到了战乱,法显被当地挽留,于是留下了呆了一段时间 。张掖修行的其它僧人听闻法显要去寻找佛经,有些僧人也一同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法显西行取经的队伍就形成了 。法显画像 他们到了西边的敦煌,幸运的遇到了太守赠送的粮食,他们开始跨越广袤的沙漠 。队伍分为了两路,法显一行人经过炎热荒无人烟的沙漠,经过现在的新疆地区,与另一份对聚集在了一起 。他们汇合后又克服了沙漠的艰苦终于到了一个繁华的国度 。这里百姓信奉大乘佛法,法显僧人队伍受到了款待 。队伍又分成了两队一队先出发前行,法显则在这个国家停留了几个月 。后来他们又一次汇合在印度边境的羯叉国 。公元402年,法显众人继续往北印度走,到达了北印度边境内,途经了许多国家,最后选择了一个国家居住了一段时间 。然后开始往南走,这期间一部分僧人选择了回国,还有一个僧人不幸生病去世 。三年后,他们又到达了巴连弗邑国,由于当时的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没有具体的文本记录,于是又到印度中部,得到了经卷 。法显在印度也学习梵语,随行的僧人决定留在印度,法显则坚持要把这些佛经传到汉族 。最后只剩下法显独自一人,继续取经前行 。法显历经十五年,终于回到了汉地 。回到中原后,法显开始在寺庙专心翻译经文,译出了上百万的字的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