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古代贯钱换算方法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解析古代贯钱换算方法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文章插图
古钱币为了方便使用和保存而被串成串串 。一般每串1000升铜币汉称易真,宋称易易,清代称易行(后期也有100枚,我们用主要时期 。1000每挂),也就是说三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忽略一枚铜币因朝代不同的重量差异) 。而这千枚铜币,就是一两银子 。所以现在,只要你弄清楚一便士、一两白银等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就一目了然了 。
解析古代贯钱换算方法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文章插图
古币比较混乱,每个朝代都不一样 。我们粗略分析一下:
解析古代贯钱换算方法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文章插图
【解析古代贯钱换算方法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桶米只卖5毛钱 。平时一两银子折成1000个铜币(一贯如此),可以买200桶大米 。10桶就是一石,也就是20石 。唐代一块石头重约59公斤 。以今天的普通大米价格2.5元一斤计算,一两白银相当于5500-60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一枚铜币是6元 。明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可以买两石普通大米 。当时一石约94.4公斤,一两白银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也就是377.6斤,由此得出结论,明代一两白银约为人民币900至1000元,一便士相当于1元 。据清光绪年间的统计,每米石平均价值124分、6分白银,1石=100斤=70公斤 。清代,1两白银约200元,1枚铜币约0.2元 。.
解析古代贯钱换算方法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文章插图
根据以上分析:
唐代:1两白银≈6000元1便士≈6元
明代:1两白银≈1000元1便士≈1元
清朝:1两白银≈200元,1便士≈0.2元
这次看电视剧,就知道哪个编剧用心了 。那些生活在唐朝的富豪们,经常拿出180两白银 。他们拿出的不是银子,而是北京的套房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