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从密山回哈尔滨,一路走县道和省道,到依兰县之后,几乎是沿着松花江一直逆流而上,沿途饱览了三江平原的田园风光 。
密山
密山是当年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如今这里土地早已不是当年的荒山野岭,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有些事情不可思议,没人想到北大荒会变成中国的“米都” 。
中国的南北差异有一条:南稻北麦,怎么中国的“米都”会跑到东北来呢?
我们开车走在东北的黑土地上,随处可见连绵无尽的稻田 。经常连续开好久都没见到一座大山,这种平缓的平原地形很适合稻米的机械化种植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现在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北大荒这里并非自古以来就荒凉无人开垦,曾经击败辽与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发展 。
清朝时满人大量入关,加上清王朝为了巩固祖先的龙脉,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使得边境千里人迹少见 。直到俄国势力趁虚进入,清政府才默许来自山东河北的汉族农民闯关东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有人说,是闯关东的农民的锄头保护了东北这块土地,否则东北早就完全落入沙俄和日本的手中了 。
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
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我想起自己的爷爷和外公,他们也是国营农场的普通一员,虽然不在寒冷的北大荒,但在南方同样荒茫的雷州半岛,在酷热的环境垦荒,条件丝毫不比这里轻松 。
如今他们都已经驾鹤西去,但总会想到儿时寒暑假回到农场与他们共度的那些时光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看着这一片丰饶的田野,概叹真是得来不易,感恩先辈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样子,才有今天的生活 。
再往前,来到城镇边缘,算是工业与农业的交织 。这里没有高大的摩天大厦,最高的建筑是工厂的烟囱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成片的低矮平房,依旧是人们的日常居所 。也许远观会觉得红瓦小房子很美,但它们依然是使用老式的旱厕,实际体验没有远观那么美好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
作为一个偶尔路过的旅行者,也许无法体会当地人的生活,但我总想更深入去了解当地 。
路上像这样大片的花圃也越来越多,这些阳光下的万寿菊,代表着人们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品质,在人们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总是有更高的追求 。
中国米都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早迎接太阳的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