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任务临近!网友:种地建房采矿都安排上

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垂直运输至发射区,这意味着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即将实施 。
虽然这是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却引发了火星迷的无限遐想——未来我们能在火星上建酒店吗?可以在火星上开采吗?火星上可以进行哪些科学实验?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科幻小说中最现实的问题:当我们移民到火星时,我们应该种什么蔬菜?
“从长远来看,可以期待在火星上发展出独特的人类文明,包括各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那么,如果人类想要殖民火星,应该如何改造和建造这颗红色星球?听听专家怎么说 。
在火星上种地远不止解决吃饭问题
在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主人公马克靠种土豆独自在火星上生存 。郑永春表示,建设农业文明绝对是人类移民火星的第一步,但它的作用远不止解决吃饭问题 。
如果日常生活中的农业技术主要致力于提高农业产量、作物品质、农产品多样化等,那么在火星上就需要开辟农业研究的新领域,首要目的就是改造环境 。“除了提供食物,我们还需要植物来供氧、净化水等,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郑永春说 。
他认为,需要让一些低等植物甚至微生物,如细菌和藻类,起主导作用 。让它们先来火星适应环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然后生成有机物,改造火星的土壤,让火星地表环境越来越像地球,对生命更加友好 。这一过程需要科学家在地球上进行大量前瞻性研究,筛选出具有适应火星环境能力的微生物、植物和农作物,作为移民火星的“先行者” 。如今,国内外已有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016年,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和佛罗里达理工学院联合启动了“火星花园”项目,旨在筛选能够适应火星环境的植物 。该项目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
但是,许多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包括水分、热量、光照、肥料和重力条件 。在地球上筛选出来的植物能否在火星上正常生长,会不会变异,没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有太多的问题需要研究 。此外,这项工作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比如,“第一行军”抵达火星后会如何演变,会率先“占领”火星?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
在火星上建房子,选择靠近水和阳光好的地方建半地下室
人类到达火星后,必然会面临居住问题,这就需要建设火星基地 。

火星探测任务临近!网友:种地建房采矿都安排上

文章插图
【火星探测任务临近!网友:种地建房采矿都安排上】国家空间探索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志浩表示,建设火星基地是人类的长远愿景 。从初步建设临时基地,到实现中期驻留,再到火星改造建设永久基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终目标是移民火星 。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热衷于建设月球基地,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计划或提出了计划 。相比月球,火星上的一些条件更适合建造基地 。例如,火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24 小时 40 分钟,与地球相似 。同时,火星有水,大气层稀薄,一年四季四季分明 。这些环境条件与地球非常相似,给了人们殖民火星的希望 。
庞志豪介绍,在火星上建立临时基地,可以利用无人货运飞船,在宇航员抵达火星前,将生活舱和非再生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需求送到火星 。在火星上建设中期基地,至少需要利用物化再生生命支持技术,实现材料的更高效循环利用 。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基地,需要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实现材料100%循环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