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公布新任务:每省至少有一个P3实验室

人民网,北京,5 月 21 日 。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建设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方案》提出,依托综合实力强的高水平医院(含中医院),特别是传染病、呼吸、重症等专科优势,根据人口规模、辐射区域和疫情防控情况,压力,结合国家应急响应队伍建设,各省将建设1-3个重点疫情救治基地,承担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快速应对 。重大疫情,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方案》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完善、转型升级等五项建设任务 。推进重点疫情救治基地建设,推进公共设施平战改造 。.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方面,《方案》提出,要全面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使每个省至少拥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水平(P3)) 。每个地级市至少有1个达到生物安全2级(P2))的实验室,并具备实施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和实施传染病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 。国家卫生标准 。
在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方面,《方案》指出,适应县域城镇化补短板需要,适当推进规划布局,着力改善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 。1家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县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设坚实第一道防疫关口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包括相关专科的重症监护病房,下同)建设可转换病房,扩大床位 。一般准备床位的2-5%设置为重症监护床位,“通常”可以作为普通床位使用 。规模和功能,配备呼吸机等必要的医疗设备,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可立即转换 。
《方案》提出,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要做到“平战结合”,中西医并重,具备快速开放传染病的能力 。发生流行病时的病床 。县城可开放不少于20个,30万到50万人口的县城,不少于50个,50-100万人口的县城,不少于80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县城,不少于100人以上 。各地要协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形成县域内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合力 。
此外,在完善和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方面,《方案》提出按照“平时与战斗结合、分级分类、分层次、分层次”的原则,构建分级分层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 。高效合作” 。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建设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达100%,作为中西医结合诊疗和重点专科医务人员培训的主力军 。该地区的流行病 。人口较少的地级市将符合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确定为传染病治疗的定点医院 。原则上不鼓励新建独立传染病医院 。

三部门公布新任务:每省至少有一个P3实验室

文章插图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城市选择1-2家现有医疗机构进行改扩建 。原则上,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城镇人口,下同)病床数为60-100张; 100-500万人口的城市拥有病床100-600张; 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病床数不少于600张 。达到传染病医疗条件的地区不再建设 。重症监护病房(ICU)床位比例原则上应达到医院总床位的5-10% 。
《方案》提出对重点疫情救治基地进行改造升级 。依托强大的综合实力,尤其是传染病、呼吸、重症等专科突出的高水平医院(含中医院),根据人口规模、辐射区域和疫情防控压力,结合国家应急队伍建设,每个省将建设1个-3个重点疫情救治基地,承担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在发生重大疫情时能快速反应,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水平 。提高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