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必要商城不火缘由 2020必要商城为什么不火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 网上购物的频率越来越高 , 每个人都在享受着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必买商城 , 那么必买商城及其背后的中国制造 , 看看必买商城如何在电商榜单上取得突破?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商业案例!
不同于众所周知的互联网公司套路 , 需要保持低调:融资方面 , 自2015年1月顺丰引入A轮投资后 , 天眼查至今无融资记录;在营销方面 , 必备商城的前期投入不如一般互联网公司 。它主要依靠“口碑”传播和“社交分组”模式来获取用户 。直到2018年3月 , 才斥资3亿“筛选”了聚焦电梯媒体 。
虽然必需品商城一直以“C2M电商平台”为荣 , 但消费者感受最深的还是它的性价比 。在必买商城的网页上 , 可以直观的看到“XXX大牌厂商”直供的产品 。
据了解 , 此类商品的必要定价标准是在包括原材料、生产、退货、平台佣金(约7%的扣除点)等所有成本的基础上加收15%左右 , 远低于国际标准 。市场上大牌或类似商品的价格 。
同时 , 平台对合作商家也设置了非常高的准入门槛——商家除了要接受平台的定价标准外 , 还必须是世界顶级的厂商 , 有灵活的制造链 , 有退货率超过 5% 。苛刻的条件 , 例如立即拆除 。这种极具性价比的零售策略 , 击中了用户“好”“省”的消费需求 , 成为平台目前最大的“卖点” 。

全面解析必要商城不火缘由  2020必要商城为什么不火

文章插图
需要将自己的商业模式解读为“C2M(to)模式” , 即先下单后生产——平台直接收单到工厂 , 代工完成后直接交付给用户的制造过程 。零距离对接 , 让曾经为高端品牌做ODM、OEM的厂商直接面对消费者端 ,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生产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 消除了中间品牌、经销商等诸多多余的涨价 , 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优质产品 。
与必备商城的“先下单后生产”风格类似 , 还有网易严选、北京东京制造、淘宝新选、小米有品等多家玩家 。他们一般以“高性价比”为平台支点 , 深入供应链层面 , 剔除中间环节 , 让工厂直接面对用户 , 与传统B2C、C2C(京东、淘宝)、内容电商(小红书等)竞争差异化 。
必需品的背后 , 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压力 。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 中国中低端制造业承接了许多国际大牌的OEM订单 , 积累了宝贵的加工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 。他们 , 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 。“ 标题 。
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形势的逆转 , 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已不足30% , 铸造厂订单流失约半数 。产能过剩已成为这些代工厂面临的首要问题 。
全面解析必要商城不火缘由  2020必要商城为什么不火

文章插图
【全面解析必要商城不火缘由2020必要商城为什么不火】好在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崛起和升级 , 这为过剩产能提供了“泄洪”的机会 , 而需要的人的出现为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找到了“突破口” 。必要商城抓住了这个机会 , 将消费端数据同步给厂商 , 弥补了厂商长期无法直接对接市场的不足 。
但是 , 要真正消化这种过剩的产能 , 工厂仍然需要进行自我重组 。与大品牌直接大批量接单不同 , 线上订单一般规模小 , 批次多 。考虑到用户体验 , 从生产到交付的时间不能太长 。这就要求生产线能够快速灵活地响应订单 。甚至 100 件都是按需生产并按时交付的 。传统的大批量生产 , 一开始就要1万多件 , 显然是不经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