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怎么赚钱的?银行究竟靠什么挣钱

关于银行,我们最近在《从中国1家到4398家银行!》、《银行低估之谜:报告欺诈、经济悲观、市场开放?》发表了一篇报告,了解了银行的发展历程,低估的奥秘 。今天我们来说说银行的商业模式 。
一、商业模式:点差和费用
到目前为止,银行业务模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模式或创新,主要是息差和手续费 。但各家银行之间仍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业务结构上的差异 。
如招商银行的差异化在于零售业务占比较高(高达50%),活期存款占比较高(60%以上);

银行是怎么赚钱的?银行究竟靠什么挣钱

文章插图
兴业银行的差异体现在同业业务(率先进行同业业务创新,同业比例达到3-40%) 。
银行是怎么赚钱的?银行究竟靠什么挣钱

文章插图
二、贷款差异化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银行的借贷业务几乎是同质化的 。客户的需求是存钱和借钱 。对于贷款产品,客户最重要的两个需求是安全性和利率 。
安全没什么,每个人都一样,越出名的确实让人觉得更安全,但边际效应太弱,影响不大 。各家银行的利率其实是差不多的,除非有的银行会在短时间内推出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产品,以抵消业绩 。
因此,银行很难在客户维度上进行差异化 。顶多就是在服务区制造差异(下个链接再分析) 。银行要想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就需要从“供给侧”多考虑,比如招商银行和兴发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上的差异 。
招商银行的零售优势和兴业银行的跨行业优势,其实都植根于供给侧 。首先,银行选择细分赛道作为战略方向,然后率先创新抢占利基市场,形成自身贷款结构的差异化 。,但这种差异无法在客户要求中建立 。
为什么说这是从供给维度而不完全是从客户需求维度呢?因为即使像招行实业这样的银行首先创造了具有一定差异化的产品,但后来的模仿和跟进的银行实际上可以更快地创造出类似的产品和模式 。
所以对于客户(个人和银行客户)来说,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和兴业的同业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差异的来源来自于战略差异、轨道选择差异、资产负债(贷款)结构差异,这些其实不属于客户需求维度的差异化 。
所以从我们比较简单的理解来看,其实目前银行除了服务上的细微差别之外,还无法区分客户需求的其他维度 。
三、服务差异化
银行是怎么赚钱的?银行究竟靠什么挣钱

文章插图
首先说明这里所说的服务差异化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银行在服务上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 。
基于相对客观、真实、有意义的态度,我们并没有特别感受到银行服务的差异 。虽然营业网点之间存在明显的服务差异,但人们认为服务是差异化客户需求的重要立足点,但迄今为止只停留在营业网点层面,并未在银行层面形成明显差异 。也有一些问卷和报告比较少,但目前我们看到的报告都没有统一指出哪些银行服务更优) 。
但是没有质变不等于没有量变 。招商银行是目前服务差异化数量变化最大的银行 。从广泛的服务角度看,招行的手机银行和APP服务有着明显的差异化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在所有金融业务中排名第一,全年排名第一 。
包括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服务上也更加差异化 。招商银行不仅是最早的私人银行之一,也是私人银行业务中最专业、最服务的银行(各位有钱的朋友可以自己体验一下 。这方面的资料不多,也不是权威,所以我不会坐在这里) 。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