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元可买到匹配身份的人脸数据怎么回事?内幕曝光令人震惊

你玩过AI“换脸”吗?随着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换脸”应用在互联网上流行开来 。只需移动您的手指,您就可以将您的脸替换为明星或朋友的脸 。然而,AI“换脸”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 。一些不法分子以此制作假视频诈骗钱财,利用换脸手段侵犯他人肖像权……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
侵犯肖像权是极大的社会风险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AI“换脸”等类似软件存在不少“坑” 。不法分子收集照片和视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换脸”,利用假照片或视频进行诈骗,将“人工智能换脸”变成“人工智能诈骗” 。滥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会带来个人肖像权或金钱的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开通了人脸识别登录、“刷脸”支付等服务 。随着“刷脸”场景的增多,“脸”安全带来的“钱”风险也随之增加 。去年2月,深圳一家人脸识别公司被证实发生数据泄露事件 。可以获得超过250万人的核心数据,泄露680万条记录,包括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图像和GPS定位记录 。同样在去年,一家欧洲公司发生大规模信息泄露事件,数百万人的面部识别信息被泄露 。
据悉,部分电商平台以0.5元/份的价格出售与身份信息相匹配的人脸数据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旦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激活照片,就可以做出点头、摇头、眨眼、说话等行为,很容易被用于网上贷款处理或精准诈骗 。
北京互联网法院数据显示,2018年9月9日至2020年8月31日,法院共受理利用互联网侵害人格权纠纷6284件,其中侵权纠纷4109件 。网络肖像权案件4109件 。大约 65.4%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中,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越来越隐蔽 。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肖像权侵权案件中,约有50.8%以广告形式存在,尤其是广告和网店销售明星同款产品的广告形式 。
案件快速上升,法律严格限制
针对利用信息技术“深造”他人肖像和声音,侵害他人人格权益,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年实施的《中国》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信息技术,以诽谤、污损、伪造等方式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条例》也规定,不得随意发布AI造假音视频,必须“进行安全评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在显眼处标示” 。
对此,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庭长赵长新表示,肖像权是自然人人格权的基本内容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画像更容易获取,传播更迅速 。与此同时,利用信息网络侵犯肖像权的案件近年来也呈快速上升趋势 。
实际上,面临风险的不仅仅是“换脸” 。近年来,除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外,公民信息过度采集案件中,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成为重灾区 。由于生物特征信息与个人财产、人格权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旦信息丢失或失控,将给信息所有者造成巨大且无法弥补的损失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及隐私政策评估报告》显示,在评估的100款App中,有10款App涉嫌过度收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
专家认为,面部等生物特征信息具有便携性和独特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指纹、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将在未来金融、购物、安防等生活场景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安全性还没有达到100%的情况下,即使存在可重现性,也需要关注其带来的风险,从法律和技术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
采用新技术拧紧安全阀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统计,在涉网络侵犯肖像权的判决中,每起案件原告要求的平均赔偿金额近30万元,但平均支持的赔偿金额为每宗案件的实际判决金额不足5万元 。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权利人知名度的证据不足;权利人对其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利益的证据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