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食挑食怎么办 教父母聪明耍心机!宝宝最痛恨的10种食材大翻身


孩子偏食挑食怎么办 教父母聪明耍心机!宝宝最痛恨的10种食材大翻身

文章插图
不偏食的关键在父母
相信家长一定都晓得饮食均衡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纯净如白纸的孩子,理应对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甚至愿意探险、尝试,且没有明显的喜恶,但是是什么造成孩子刻意避开某种食物呢?先撇除食材本身的口感及味道,提醒大家,从父母本身检视起吧!
每个大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比较排斥的食物,无论是拒绝的口吻或是嫌恶的表情,都可能被张着大眼睛观察这世界的宝宝通通记下来了,2-3岁的宝宝已经开始对食物的味道、形状、颜色及温度等出现好恶感,等到下一次他们再看到相同的料理时,即便是还没品尝,但记忆中父母对菜肴的反应,便已经先入为主的成为他们对料理的既定印象 。所以,如果希望能避免这个时期的孩子养成偏食的坏习惯,父母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因素,只有家长不偏食,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优良模范 。再者,宝宝如果过去对食材曾有不愉快的感受,也可能造成他对该食材的排斥感,并接着影响日后再度尝试的可能性,例如:高纤维的蔬菜让宝宝咬不断、食材切得太大块不好咀嚼、被鱼刺刺伤或被热汤烫到等 。
不论孩子为何排斥特定食物,面对小朋友讨厌的食材,家长先别慌张,也不用给孩子「一定要吃完」压力,只要遵照以下方式,让孩子先接受、再习惯,就能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达到父母耍心机的最终目标-营养均衡啰!
心机烹调4招秘诀
1.眼不见为净法 将孩子讨厌的食材「缩小化」或「隐形化」,就能成功隐身于其他食物当中 。
2.外观变身法 若小朋友不喜欢吃的食材没有难以覆盖的特殊味道,可以藉由市面上的烹调小工具,将食物切成有趣可爱的图样,吸引孩子的兴趣 。
3.咕噜咕噜法 运用果汁机,将食材加入能提升香气与甜味的蔬果一起搅碎,成为炎炎夏日的健康饮品 。
4.嗅觉乾坤挪移法 用其他可以被接受的食材所散发出来的香味,覆盖被厌恶的食材本身的味道 。
掌握秘诀以后,就要进行实地演练了,但要先提醒家长们,所有食材都不耐煮,煮得越久则会让食材渐失原有的养分,所以还要注意烹饪技巧 。
宝宝最痛恨的10种食材大翻身
山药-没味道不喜欢! 山药富含植物性蛋白质,丰富的黏液蛋白更可维持血管壁的弹性,被认为是高品质补品;丰富的钾,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钠,改善水肿现象;所含的胺基酸也对呼吸系统很有帮助,建议每周食用2-3次能改善感冒症状,除此之外,因含有丰富蛋白质而呈现黏性的山药对于肠胃道也有很好的保健效果,能够帮助治疗肠胃道障碍,更可以针对慢性腹泻的症状进行食疗;由于山药内含淀粉及水溶性纤维-甘露糖(mannose),食用后会产生饱足感,除了适合需要减肥的人或糖尿病患者食用以外,也可以利用这层特性将山药煎成饼取代孩子爱吃的汉堡或米饭 。针对孩子的饮食需求,山药还能保护孩子正在发育的骨骼、调节血糖等 。
由于山药富含蛋白质所以呈现黏性,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又有滑腻口感,相较于口味鲜明的食物而言「无趣」许多,建议父母先以「眼不见为净法」将山药连同牛腩一起炖煮,此时山药的形与色都会被相融在牛腩佐料里,当孩子舀出牛腩配饭时,也能一并吃得到山药,且牛肉中的铁质,更可以维持宝宝红润的气色 。
等到小朋友渐渐能接受山药的「出现」,家长这时可以将之入汤,幼儿饮食达人山药煮久后就不会有黏黏的口感,家里若有可爱造型的食材切割器,也可以将山药切成小房子、小爱心、小星星…等有趣图样,用「外观变身法」引发小朋友的兴趣 。若要用以取代米饭或汉堡,建议将山药磨浆后混合糯米浆或木薯浆、面粉,摊平煎出,便可以在一成不变的主食选择里玩出健康新花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