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病是什么病 胸痹心痛病有什么症状


胸痹心痛病是什么病 胸痹心痛病有什么症状

文章插图
胸痹心痛病是什么病
胸痹心痛这个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并将其作为专篇论述 。在《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
胸痹心痛是由于邪痹心络,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一种心脉疾病 。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在证候分类上有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六类
主要病机
胸痹心痛是 。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 。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 。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
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其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 。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
辨证方法
1.辨疼痛部位
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属、手指者,为痹阻较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多为寒凝心脉或阳气暴脱 。
2.辨疼痛性质
是辨别胸痹心痛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主要参考,临证时再结合其他症状、脉象而作出准确判断 。属寒者,疼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得冷加剧;属热者,胸闷、灼痛,得热痛甚;属虚者,痛势较缓,其痛绵绵或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属实者,痛势较剧,其痛如刺、如绞;属气滞者,闷重而痛轻;属血瘀者,痛如针刺,痛有定处 。
3.辨疼痛程度
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瞬间即逝者多轻,持续不止者多重,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不休者常为重病或危候 。一般疼痛发作次数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正比,即偶发者轻,频发者重 。但亦有发作次数不多而病情较重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具体分析判断 。若疼痛遇劳发作,休息或服药后能缓解者为顺证,若服药后难以缓解者常为危候 。
胸痹心痛病有什么症状 1·寒疑心脉
表现为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 。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 。治疗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
阳虚之人,虚寒内生,同气相召而易感寒邪,而寒邪又可进一步耗伤阳气,故寒凝心脉时临床常伴阳虚之象,宜配合温补阳气之剂,以温阳散寒,不可一味用辛散寒邪之法,以免耗伤阳气 。
2·气滞心胸
表现为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疗宜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
【胸痹心痛病是什么病 胸痹心痛病有什么症状】 气滞心胸之胸痹心痛,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延胡索、厚朴、枳实等芳香理气及破气之晶,但不宜久用,以免耗散正气 。如气滞兼见阴虚者可选用佛手、香椽等理气而不伤阴之晶 。
3·痰浊闭阻
表现为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疗宜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