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厕训练技巧 切忌偃苗助长


宝宝如厕训练技巧 切忌偃苗助长

文章插图
宝宝上厕所需要耐心教导
从控制大小便意,再到养成坐马桶的习惯,想训练宝宝像大人般自主如厕,的确需要经过一段训练过程 。教育宝宝学习上厕所,期间历经的阵痛期在所难免,但若事前错估孩子的能力发展而急就章,苦的可是亲子双方喔!
宝宝上厕所需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开始
美国小儿科医师贝瑞布列兹顿曾针对2,000名幼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倘若父母亲或主要照顾者肯发挥耐心,等待宝宝生心理具备足够条件后,才开始训练宝宝如厕,则宝宝抗拒、失败学习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
关键1:年纪
到底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脱离尿布,进行如厕训练呢?每个孩子的身心成长、发育快慢速度各不相同,严格来说,训练宝宝上厕所并没有一定的时间表;但就长期的托育经验值评价,训练宝宝上厕所最适宜的年龄,约落在1岁半至2岁半或3岁之间 。
肛门期,训练好时机 根据著名的儿童心理教育学家佛洛依德的说法,1岁半至3岁的幼童,正处于「肛门期」,这个年纪正是宝宝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发展时期 。大部分年纪在1.5~3岁间的baby们,由于肛门的括约肌发展转趋成熟,已经有能力「憋住」,不让排泄物随意流泻;加上认知、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完整,可以明确地透过语言传播来表示自己的需求与想法 。
「从容」教,训练易成功 心急」是训练过程的最大禁忌!她提到,其实只要在3岁以前教育宝贝完成如厕训练,都不算太晚 。父母若不顾孩子的学习意愿与身心成熟度,还不到1岁半就早早训练孩子上手,「整体训练时间,可能反倒拉更长,事倍功半」 。
而教育身处于「肛门期」的孩子学习自己上厕所,爸比妈咪们千万要记得以爱与耐心,包容孩子在训练过程中的失误 。若过度责骂、嘲弄,使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受挫,不但会让孩子因此害怕坐上马桶,恐惧上厕所;长大后可能还会有顽固、害羞、攻击性人格等负面后遗症出现 。
关键2:行为
「只要家长够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与举动,其实透过许多小地方,就能评价训练时机!」多数1.5~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到了从「宝宝」成长为「幼儿」的阶段了 。会活泼地来回跑跳,上下楼梯不再让爸比妈咪担心害怕,四肢协调度越来越好,象征着孩子的肌肉发展也到了一定程度 。
会理解,能接受命令 看着宝宝会一个人自在地行走,看起来应该是要可以很自由的自己上厕所才是 。懂得理解,只是开启如厕的学习开端;2岁左右的孩子,多半学习、模仿能力正强,也能认知「大便」与「尿尿」的差别意义;只要给予清楚的指令,训练宝宝如厕也能不费力喔!
必知!观察指标 〈1〉喜欢跟着或企图模仿大人的动作 。
〈2〉对于大人上厕所感到好奇,会想跟着去 。
〈3〉能听懂、理解日常生活中父母所给予的指令 。
〈4〉懂得简单传达需求(如:妈妈,我想尿尿) 。
〈5〉在玩的时候,会突然停止、蹲下来做出大小便的动作,这就表示宝宝已经有能力察觉自己身体正要大小便了 。
【宝宝如厕训练技巧 切忌偃苗助长】 〈6〉孩子的尿布能够间隔2~3小时还不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