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喝水吗?一次性讲清宝宝喝水问题!


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喝水吗?一次性讲清宝宝喝水问题!

文章插图
宝宝6个月之前无需喝水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的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体,包括水和果汁等 。在这个时间段内,因为母乳中90%以上都是水分,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已经从我们的奶水中获取了足够的水分 。而对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来说,只要爸爸妈妈按照说明上的比例冲调奶粉,保证充足的奶量,配方奶中也有85%以上都是水分,原则上也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的 。
即便是到了炎热的夏天,只要母乳喂养的妈妈坚持按需哺乳,宝宝对于水分的需求同样也能靠母乳完全满足 。宝宝真没那么容易渴,如果我们还是很担心的话,可以直接看宝宝的尿量和尿液的颜色,如果一天内排尿很正常(一般是7-8次左右),尿液不是深黄色,而是浅黄或者无色,也说明水分补给是正常的,不用考虑额外补充 。
宝宝上火可适当喂水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了上火或是大便干结、干燥的现象,妈妈们千万不要不按照冲调说明,自行尝试稀释奶粉,这很容易打乱孩子原有的电解质吸收,引发惊厥等不良后果,如果一定要喂水,最好在两顿奶之间,也不要喂太多 。
特殊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喂水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孩子突然出现发烧、厌奶或是腹泻,这时候最好由医生来决定需要给宝宝补充多少水量,而且腹泻时为了防止轻度脱水一般服用的是口服补液盐,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白开水 。
为什么新生儿喝水要谨慎呢
主要是因为宝宝现在的胃容量很小,要是喂多了水,自然在胃里占据了原本属于奶水的空间,孩子进食的奶量就会不断下降 。同时孩子目前胃的消化功能还未发育完全,这个“半吊子”的胃一时半会儿消化不了这么多水分,就容易把这个任务推给血液,使得体内电解质浓度失衡,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水中毒的情况 。
孩子多大才需额外补充水分
一般来讲,6个月左右的宝宝就会逐步开始添加辅食了,这时候因为孩子开始吃泥状、糊状的食物,需要水分来帮助消化,而且营养的全部来源也不单单只靠我们的奶水或是奶粉了,就可以逐步喂他喝点水了 。
额外补充的水分没有一个确定的量 一般7-12个月的孩子,能喝多少就喝多少,1-3岁的孩子,每天直接饮用600-1000毫升 。当然栗子妈知道有些强迫症妈妈,希望得到一个准确的、每天水分的额外补充量,其实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计算:
根据我们国家《居民饮用水参考摄入标准量》,半岁-1岁0.9升,1岁-4岁1.3升,这里的水量指的是一天中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全部水分,妈妈可以先排除孩子一天的奶量,还有辅食中摄入的水分,例如冲一次婴儿米粉用了多少水,或是我们做一次菜泥或是肉泥会用到多少水,剩下的就是每天需要额外补充的水量 。
宜给宝宝喝放凉的白开水 根据研究证明,这个阶段宝宝最好的水分来源就是普普通通、经过高温烧开煮沸后放凉的白开水,不要总是给宝宝喝含糖的饮料或是果汁,这样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而且喝多了孩子还会吃不下正餐,造成恶性循环 。其次也要尽量避免给宝宝喝矿泉水或是纯净水,这些水的矿物质含量高,而微量元素又很少,长期饮用对孩子不太好 。
给宝宝喝水不要在饭前和吃饭时 给宝宝喂水尽量不要挑在吃饭前和吃饭时,吃饭前喝太多水饭就吃的少了,吃饭时喝太多水又不利于消化,像餐后、两餐之间、睡前、睡醒这都是比较好的时间段,一次喝的量不要太多,而且这几个点宝宝容易渴,能很快接受喝水这件事,不会一直排斥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