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範

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範(Ⅱ)【Ⅱ 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範】《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範(Ⅱ)》是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作品 , 作者为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基本介绍书名: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範(Ⅱ)
作者: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ISBN:978-7-113-13846-2
页数:400页
定价:55 元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01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的教育部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範”的二期研究成果 , 是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範(Ⅰ)》基础上完成的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在专业规範(Ⅰ)基础上 , 进一步完善了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 , 尤其是深化了职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与专业课程开发关係的研究 , 并给出了职业竞争力导向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的专业课程开发方法和开发规範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 形成了专业规範和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以校企共同研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 , 构建起教指委产学合作平台 , 并在产学合作平台上开展产学合作项目 , 形成产学合作新模式 , 探索产学合作新机制 。目前 , 已开展的产学合作项目包含专业、课程、实践环境、资源建设等方面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使用 , 也可供其他专业的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第一部分 专业建设与专业规範第1章 专业规範和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概述 31.1 做好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31.1.1 关于职业教育普适性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 31.1.2 关于能力本位和能力内涵的发展 41.1.3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1.1.4 关于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建设 71.2 创新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课程模式 81.2.1 “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方法 91.2.2 职业竞争力模型 131.3 “专业规範”与“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151.3.1 “专业规範”与“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制定 151.3.2 灵活运用模式 , 构建各具特色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17第2章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规範 192.1 产业发展与专业历史沿革 192.1.1 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发展历史 192.1.2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现状 202.1.3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发展沿革及全国各院校信息安全技术类专业设定情况 212.2 专业-职业分析 212.2.1 专业-职业背景分析 212.2.2 专业-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282.3 课程体系设计 492.3.1 学习领域课程(C类课程)分析 492.3.2 基本技能平台课程(B类课程)分析 572.3.3 基本理论平台课程(A类课程)分析 602.3.4 职业-技术证书课程分析 652.3.5 竞争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整体规划 662.3.6 专业课程体系基本结构设计 672.3.7 教学计画初步制订 672.4 课程设计案例 702.4.1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C类课程) 702.4.2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C类课程)案例 842.4.3 基本技术-技能课程(B类课程)设计 902.4.4 基本专业理论课程(A类课程)设计 952.5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98第3章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下一代网路及信息技术套用方向)”专业规範 1123.1 产业发展与专业历史沿革 1123.1.1 下一代网路及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1123.1.2 传统电子信息类专业分析 1143.1.3 全国各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设定情况 1153.2 专业-职业分析 1183.2.1 专业-职业背景分析 1183.2.2 专业-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393.3 课程体系设计 1633.3.1 学习领域课程(C类课程)分析 1633.3.2 基本技能平台课程(B类课程)分析 1733.3.3 基本理论平台课程(A类课程)分析 1743.3.4 职业-技术证书课程分析 1833.3.5 竞争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整体规划 1853.3.6 专业课程体系基本结构设计 1863.3.7 教学计画初步制订 1883.4 课程设计 1903.4.1 学习领域课程(C类课程)设计 1903.4.2 基本技术-技能课程(B类课程)设计 2103.4.3 基本专业理论课程(A类课程)设计 2193.5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226第4章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242第5章 “套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355第6章 “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268第7章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282第8章 “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295第9章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套用方向)”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313第二部分 创新产学合作模式与机制第10章 教指委产学合作平台模式概述 32810.1 产学合作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 32810.2 探索产学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紧迫任务 33010.3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对产学合作新模式、新机制的探索 333第11章 产学合作专业建设项目 33611.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下一代网路及信息技术套用)”专业项目 33611.2 信息安全专业项目 33811.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系统工程方向)”专业项目 33911.4 套用电子技术专业项目 344 11.5 计算机软体专业项目 34511.6 软体技术专业项目 34611.7 软体专业(3G手机软体开发方向)项目 348第12章 产学合作课程建设项目 35112.1 “红帽LINUX系统管理”课程项目 35112.2 “基于IC3的高职计算机套用基础”课程改革项目 35412.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课程项目 35612.4 “技术文档写作”等课程建设项目 35812.5 “电子电路分析製作与调试”课程项目 36012.6 “基于FPGA的EDA/SOPC”课程项目网路发布材料 36112.7 “信息安全评估和检测”课程项目网路发布材料 362第13章 产学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36613.1 虚拟仪器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36613.2 信息安全综合实训教学环境建设项目 37113.3 3G移动开发实训室建设项目 37413.4 电子产品设计与製作(电子电路分析製作与调试)实训环境建设项目 37713.5 商业人像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37913.6 信息工程实训教学环境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