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高鼻羚羊指名亚种【高鼻羚羊指名亚种】高鼻羚羊指名亚种(学名:Saiga tatarica tatarica):属于牛科 。体型中等,体长1.2-1.7米,背部黄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浓密且长;四肢较细;鼻骨高度发育并捲曲,内布满毛、腺体和粘液管,每个鼻孔中均有一特殊具黏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以适应高原寒冷环境,同时也与灵敏的嗅觉有关 。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 。仅雄性具角 。
栖息于荒漠、半荒漠地带 。结成小群生活,有时形成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迁移 。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动 。善于奔跑,速度快,且有耐力 。于秋未冬初发情交配 。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高鼻羚羊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Saiga tatarica tatarica
别称:西部高鼻羚羊,俄罗斯高鼻羚羊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偶蹄目
亚目:反刍亚目
科:牛科
属:高鼻羚羊属
种:高鼻羚羊
亚种:高鼻羚羊指名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英文名称:Western Saiga
英文名称:Russian Saiga
形态特徵高鼻羚羊指名亚种体型中等,体长1.2-1.7米,尾长7.6-10厘米,肩高75-80厘米,体重36-69千克;背部黄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浓密且长;四肢较细;仅雄性具角,角长20.3-25.5厘米,淡琥珀色,具明显的环棱;鼻骨高度发育并捲曲,内布满毛、腺体和粘液管;在每个鼻孔中均有一特殊的具黏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同时也与灵敏的嗅觉有关 。体长100-150厘米,肩高63-83厘米,雄性成年体重37-60千克,雌性29-37千克 。雄性具角,长28-37厘米,基部约3/4具环棱,呈琥珀色 。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 。体毛浓密棕黄色,腹部和四肢内侧带白色,冬毛灰白色 。
文章插图
高鼻羚羊指名亚种栖息环境鼻羚羊栖息于荒漠或半荒漠草原地区 。每年秋季集结成大群,南迁到较暖的山谷草原,次年5月左右再迁回夏季栖息地 。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动 。有季节性迁移现象,冬季向南移到向阳的温暖山坡地带 。生活习性群居,随季节性迁移,每年秋季集结成大群,南迁到较暖的山谷草原 。春季组成5-6只至20-30只的群体,然后又集结成大群,向北迁移至夏季草场,其迁移行程可达250-400公里 。这种动物颇善奔跑,奔跑速度极快,时速可达每小时100公里 。即使是刚出生5-6天的幼体,奔跑的时速也可达30-35公里 。嗅觉、视觉均非常灵敏,既可用嗅觉察知天气的变化,又可靠视觉见到1公里以外的敌害 。植食性,主要以草类及低矮的灌木为食 。取食的植物种类很广,包括许多有毒或含盐硷的种类 。极耐渴,在取食青草季节能长期不饮水,只在缺乏青草的乾旱情况下才寻找水源 。分布範围分布于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南部、高加索北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中国西北部(新疆西部、準噶尔)、波兰、摩尔多瓦和乌克兰 。繁殖方式高鼻羚羊是一雄多雌婚配製,性比约1︰4。发情期从11月下旬开始,发情期间,雄性的鼻子膨胀起来,且不进食,雄性间会发生激烈的角斗,死亡率极高 。经过5个月妊娠期,4月份为繁殖高峰期,胎仔数1-3仔,一般一胎产下2仔 。幼羚1个月后即开始食草,雌性岁末(约8月龄)即可参与繁殖,雄羚次年方成熟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