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4年时间,中国打造出最长的水下隧道,8分钟就能穿越太湖 中国之最长隧道

图为太湖隧道
在耗时4年,花费百亿之后,中国打造出了国内最长,也是最宽的水下隧道,这让只需要8分钟的时间,就能从水下穿越整个太湖,那中国花4年时间打造这一国内最长水底隧道,到底有什么用?
【花了4年时间,中国打造出最长的水下隧道,8分钟就能穿越太湖 中国之最长隧道】图为太湖隧道的换气口
中国为什么要建造太湖隧道?这个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太湖隧道通车之后,将会与苏锡常三市的高速公路环线接通,承担从这些城市开出,并且想要直达上海的车辆,从而降低苏锡常这三座城市原本的环城高速体系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但想要承担这三座城市提供的额外车流,对于太湖隧道来说也并非容易的事情,所以,中国基建在建造太湖隧道的时候,将它设计成了宽度高达43.6米的超宽隧道,再加上这条隧道自身10.79公里的长度,想要建造这条隧道,实际上也容易不到什么地方去 。
图为建造中的太湖隧道
但幸运的是,太湖的水很浅,很多地方也就只有2~3米的深度,所以,中国在建造太湖隧道的时候,只需要使用围堰法在隧道两侧建立临时挡水墙,然后继续往下挖,就能直接开始对太湖隧道主体结构工程的建造,等到隧道主体结构被建造完成,只要将两边的临时挡水墙直接破坏,材料进行回收,那么,这条隧道就会被直接掩埋到太湖的底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了,也因为这样,中国在建造太湖隧道的时候,可以直接先挖围堰和为隧道建立底部结构,然后将钢筋绑扎台车和混凝土浇筑台车直接开上隧道基底,在现场同时完成钢筋笼的制作和水泥浇灌,顺利解决太湖隧道建造不能使用中国早已习惯的预浇筑模块拼装,又或者现场难以制作钢筋笼等一系列隧道主体结构浇筑的问题 。再加上太湖隧道并非深水隧道,对混凝土和钢筋结构性能的要求并没有那些深海隧道要求那么高,所以,中国在建造太湖隧道的时候,可以使用自身强度不是那么高,但对周边环境相当友好的高回收效率和环保型混凝土,从而有效降低太湖隧道建设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从而确保太湖周遭相当丰富的生态环境,不会因为太湖隧道的建造而受到损伤 。
图为太湖隧道的内部结构
再加上太湖隧道自身的超宽设计,让这条隧道在内部基本无车流的前提下,将对室内通风系统的运作要求降到最低,这也能够让中国基建在完成部分隧道分段结构时,提前拆除围堰,降低隧道建设过程对太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确保太湖隧道的建设,与太湖周边的生态环境相互配合,从而让整座太湖,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依旧能够保持自己的美好景色 。如今,太湖隧道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不日即可通车,尽管在隧道里面并不能欣赏到太湖的美景,但随着太湖隧道的开通,其周边交通压力逐渐降低,车辆排放的废气量也因更高的通行效率而逐步降低,太湖周边的环境,也会因这条隧道的开通而变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