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亚目


松鼠亚目

文章插图
松鼠亚目【松鼠亚目】松鼠亚目(Sciuromorpha)咬肌前端伸达吻部,门齿釉质层多单系型(Uniserial),渐新世—现代 。松鼠科(Sciuridae)上颊齿为三尖型,可能由副鼠类直接进化而来,化石相对较少 。河狸科(Castoridae)在水边掘巢筑堰的大型啮齿类,耐寒 。现生及化石种均限于北半球 。渐新世中期出现,新第三纪化石极多,为重要的判断时代化石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松鼠亚目
拉丁学名:Sciuromorph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齧齿目
亚目:松鼠亚目
山河狸科仅1属1种,即山河狸Aplodontia rufa 。分布于加拿大与美国的西部海岸的湿润针叶林中 。在形态上仍保留着一些较原始的特徵,如头骨上无眶后突,咀嚼肌中颞肌较强大等,是现存最原始的齧齿目成员 。体型中等,体长30~46厘米;全身被覆暗灰色或赤褐色短绒毛;尾甚短,仅端部稍露出毛被外;体胖,重约1千克;腿短粗,前后肢5趾,爪狭长;适于挖土,前肢拇趾具蹄状爪 ,其他4 趾都能握食物。生活于海拔2200米以下的森林和茂密灌丛下常年积水的洼地中 。栖居地面有许多洞口和扇形土丘,洞口常用土封堵,地下有数米长的洞道通往地下巢、仓库和隐蔽处 。昼间活动 。喜洗澡 。善游泳和爬树 。冬季不蛰眠,多在雪下活动 。有贮存食物的习性 。喜吃多汁的水生植物,也吃树叶,冬季有时也啃咬埋于雪下的树皮和细枝 。每年冬末或早春繁殖1次,多仔 。数量多时对林业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有时也偷食庄稼和危害河渠堤坝 。睡鼠科有8属25种,分为3亚科:非洲睡鼠亚科Graphiurinae、林睡鼠亚科Leithiinae、睡鼠亚科Myoxinae 。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 。因有冬眠习性而得名 。体型皆小,外形颇似鼠科动物,而多数种类的尾却很像松鼠科的林栖种类;身体被覆厚而密的软毛;尾长,多被以长毛;头骨的听泡膨大,内部被骨质膜分隔成几个室;具20枚牙齿,每颗臼齿的咀嚼面均具有几列横向的珐瑯质齿脊;无盲肠 。栖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地沟谷灌丛 。夜间和晨昏活动,善攀缘,能在树枝上奔跑 。在枝杈间营巢 。主要以植物为食,也食昆虫或鸟卵 。我国有2属2种:即睡鼠Myoxus glis和四川林睡鼠(四川毛尾睡鼠)Chaetocauda sichuanensis 。松鼠科有35属212种 。臼齿(包括前臼齿)在颌的两侧各为5/4﹐上臼齿5枚,前后肢间无皮翼 。不冬眠 。我国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Sciurus davidianu 和侧纹岩松鼠Sciurotamias forresti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动物 。常见如松鼠Sciurus vulgaris,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至我国北方地区,喜栖于寒温带或亚寒带的针叶林或阔叶混交林中,多在山坡﹑河谷两岸林中觅食 。白天活动,清晨最为活跃,善于在树上攀爬和跳跃,行动敏捷 。平时多1~2只活动,但在食物极端贫乏时有结群迁移现象 。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以坚硬的种子或针叶树的嫩叶、芽为食,也吃蘑菇、浆果等,有时吃昆虫的幼虫、蚂蚁卵等 。有贮备食物越冬的习性 。松鼠是着名的毛皮兽,冬季毛皮轻而暖,是畅销国际市场的佳品 。但因森林面积减少,数量显着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