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正仪古镇【正仪古镇】正仪古镇(今巴城镇正仪街道)位于崑山市玉山镇的西侧,阳澄湖东南岸,距崑山市区10千米;与吴中区交界,北衔阳澄、傀儡两湖,与巴城镇、崑山市城北乡接壤,南濒吴淞江,与崑山市南港乡相望 。娄江水道、沪宁铁路、沪宁城际、312国道、苏沪公路横穿镇中;是崑山三宝之一併蒂莲的故乡和崑曲的发源地之一,又是江南鱼米之乡;据考古证实,正仪古镇是一座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的古镇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正仪古镇(巴城镇正仪街道)
外文名称:Zhengyi Town
别名:星溪、信义、鹿埜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江苏省崑山市
下辖地区:信义老街、绰墩山村、通澄仁和社区、娄南(属玉山)
政府驻地:并蒂莲路
电话区号:0512
邮政区码:215347
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面积:1997年,面积64平方千米
方言:吴语-苏沪嘉小片-崑山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信义老街,阳澄湖、绰墩山、铁路正仪(真义)站
火车站:阳澄湖站
车牌代码:苏E
历史沿革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好猎,在娄地(今玉山镇)筑有城邑,豢鹿狩猎,后称“鹿城” 。正仪位于城西,雅称“鹿埜”(野) 。东晋年间,有星陨于今镇区宅西汤家桥北,“旋化为石,水涸露石,石色白而微青”,因有“星溪”、“星湄”之称 。正仪古称鹿埜、星溪,属娄县 。梁天监六年(507年),分娄县,设信义县,治所设于此,始称信义 。大同二年(536年),析信义县置崑山县 。隋开皇末年废信义县,信义隶属崑山 。唐代以后信义地称朱塘乡,辖三、四保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崑山之半(析县境西南斜延东北174图)设新阳县,朱塘属之,乡制未变 。宣统三年(1911年),信义镇东至九里桥,接本县寒区26图界;西至界浦与元和县分界;南至吴淞江与崑山县分界;北至大方潭村,接本县收区17图界;东南至南星渎镇,接本县闰区15图界;西南至南莘田村与元和县分界;东北至唐泾村寒区4图界;西北至阳澄湖与元和县分界;共辖6区28图294圩 。民国元年(1912年),新阳县併入崑山,朱塘改称真义乡,属崑山县管辖 。民国18年,试行区、乡(镇)村制,真义乡与南星乡并为第八区 。民国23年改称第七区,并按百户以上村庄为乡,百户以上集市为镇的规定,真义始称镇,第七区辖真义、南星渎两镇及绰墩、高墟、白渔潭、式庄6个乡镇 。民国36年,真义镇划归张浦区 。同年9月撤销区级建制,真义为县属乡 。1949年7月,崑山县人民政府成立,建立区、乡(镇)人民政府,设正仪区,辖正仪、高墟、南星、城南(小潭、乐港2村)4乡 。中华民国成立后,新阳县併入崑山县,正仪地属崑山县 。1950年,正仪区辖正仪、镇南、式庄、新南、绰墩、吴淞、黄泥、沽塘、新北、新东10个乡镇,下设95个行政村 。1951年6月,原城郊区的东荡、澞西、澞东、路南、路北5个乡划入正仪区,原正仪区的黄泥乡划归巴城区;吴淞乡划入张浦区 。1954年,原城郊区的大渔、城北、广福3个乡划入正仪区,全区共18个乡(镇)176个行政村 。1956年3月,正仪与巴城合併为环城区 。9月,撤区并乡,正仪改为乡,辖31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成立正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取消村建制,辖29个生产大队 。1959年划出荣亭大队归崑山县农场(今崑山县稻麦原种场);火炬、灯塔、新丰3个大队划归城南人民公社 。1962年,经过调整,正仪人民公社有32个大队,其中有渔业、副业2个大队 。1965年,西燕大队併入联合大队,副业大队撤销,形成现在的区域範围 。1983年6月,恢复乡村建制 。正仪乡以生产大队为基础,建立30个行政村,辖319个生产队 。翌年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8年,改乡建置为镇建置,下辖30个村民委员会(行政村),1个镇居民委员会 。200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正仪镇,娄江南入玉山镇,设高新区吴淞江工业园;娄江北归巴城镇,设巴城镇正仪街道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正仪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20°23′,北纬31°23′ 。东西宽5.5公里,南北长11.5公里,镇境陆地呈“蟹螯状” 。苏沪公路、沪宁铁路、娄江横穿腹部,良田阡陌,河港纵横 。地貌土壤正仪古镇地势西北略高,东南偏低,是一片沃野平原,属阳澄湖低洼地区 。平均高程为3.46米(吴淞基準),耕地高程在警戒水位3.2米以上的有5042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4% 。正仪地区属阳澄湖低洼平原,土壤母质均为湖相沉积物,由黄土状物质组成,一般为中壤土——重壤土 。据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均为水稻土类 。有黄泥土、乌栅土、青泥土3个土属,9个土种,2个变种 。宜种植稻、麦、油菜等作物 。黄泥土有41400亩,占耕地面积的75.41%,分布在地势较高的阳澄湖、傀儡湖周围以及各村的头进田 。高程均在1.7米以上(青岛基準),地下水位一般0.7~0.9米以下 。耕作层呈灰棕、灰黄或黄棕色 。因水旱轮作,乾湿交替明显,微生物活动较强,养份储量比较丰富,产量较高 。乌栅土有8431亩,占耕地面积的15.36%,分布在各村地势较低的二进田 。一般高程在1.5~1.7米,地下水位在0.5~0.7米之间 。耕作层疏鬆,结构较好,肥力中等 。青泥土有1149亩,占耕地面积的2.1%,分布在地势较低,呈碟形小洼地的荣明、北洲、荣心等村,一般高程在1.5米以下,地下水位在0.3~0.5米之间 。土壤多起源于沼泽土,土层中常见泥炭或腐泥层,土质粘重板结,是低产土壤之一 。据土壤化验分析,由于土壤渍害严重,形成后生青泥层,这类土壤面积有755.8亩,占水稻田总面积1.38%,土质粘重板结,僵苗不发,亩产量比一般田低50~100千克 。近年来大抓深耕晒垡和秸秆还田,改善土壤效果良好 。气候环境正仪古镇地处北亚热带,濒临东海,具有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水文正仪地区的河流,除南端与南港乡分界的吴淞江属淀泖区水系外,其余均属阳澄区水系 。以河流的走向区分,东西方向的有吴淞江、娄江、庙泾港;南北方向的有界浦港、思常港、项头港、东尤泾港、野尤泾港等 。自然资源动物资源禽鸟鸡、鸭、鹅、麻雀、雁、鸽、燕子、杜鹃、黄莺、斑鸠、画眉、白头翁、啄木鸟、布穀鸟、乌鸦、猫头鹰、老鹰、喜鹊、野鸡、鹌鹑、十姐妹 。畜兽猪、牛、羊(山羊、绵羊)、兔(肉兔、长毛兔)、狗、猫、黄鼠狼、刺猬、田鼠、猪獾、狗獾 。蛇、虫、蛙水蛇、赤链蛇、青稍蛇、秤星蛇、蝮蛇 。蜜蜂、蚕、黄蜂、蝴蝶、蜻蜓、纺织娘、萤火虫、螳螂、蚱蜢、天牛、金龟子、蚜虫、稻螟、稻飞虱、蝗虫、红铃虫、牛虻、蟋蟀、蟑螂、蚂蚁、蜈蚣、壁虎、蜒蚰、蜘蛛、蚯蚓、青蛙、蟾蜍 。鱼、虾、蟹青鱼、草鱼、鲢鱼、鱅鱼、鳊鱼、鲫鱼、鳜鱼、鲈鱼、川条、鳑鲏、白鱼、青鳍、黑鱼、鲶鱼、鳗鲡、银鱼、?鱼、黄鳝、河虾、白米虾、赤虾、河蟹 。龟、蚌、螺乌龟、甲鱼、河蚌、三角蚌、田螺、螺蛳、海蛳、钉螺、蚬 。植物资源正仪古镇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大致可分以下几种:水生植物茭白、藕、菱、水芹、荸荠、茨菇、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绿萍 。竹木蒲基竹、红头竹、燕来竹、芦竹、泡桐、楝树、榆树、榉树、杨树、柳树、桑树、梧桐、冬青、香樟、棕树、水杉、桂树、宝塔松、雪松、马尾松、柏树、黄杨 。瓜果西瓜、甜瓜、梨、桃、葡萄、石榴、桔子、枇杷、草莓、桑椹 。药草益母草、半边草、金钱草、车前子、陈皮、蒲公英、薄荷、莲心、地丁草、芦竹根 。花草月季、芍药、菊、凤仙、牡丹、玫瑰、荷花、美人蕉、鸡冠花、牵牛花、绣球、腊梅、水仙、蔷薇、芙蓉、桂花、青草、紫云英、看麦娘、稗草、野茨菇、浮萍、三棱草、鸭舌草等 。教育正仪在明清时期已有义学、书院等教学设施 。清末民初,新学渐盛,仅正仪镇区就有3所公办初级国小先后开办 。建国后,人民政府加强对境内公立国小的领导,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并将有条件的私塾转为公办国小 。在农村,利用冬学形式扫除文盲;在市镇,办职工夜校,学习政治、文化 。50年代末,创办农业中学,为普及国民教育创造条件 。1985年创建正仪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成为全镇成人教育的专门机构 。建国68年来,正仪镇各级各类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正仪镇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8年,镇内有正仪幼稚园、并蒂莲幼稚园(私立幼稚园)、正仪中心国小校、阳澄学校(私立国小)、正仪中学等5所教育机构 。交通1.公交线路:崑山公交(途经镇区)126路、128路、巴城区域(区间公交,有时间表)271路、370路、371路;苏州园区111路(苏州城际公交;受施工影响,正仪段线路暂时停运);途经公交(不途经镇区)117路、118路、129路、137路、高新区202路(城铁阳澄湖站-吴淞江客运站)、高新区204路(吴淞江客运站-体育中心)C1线(崑山城际公交;崑山玉山镇—苏州工业园区) 。2.公交首末站:城铁阳澄湖站3.火车站:沪宁城铁阳澄湖站4.捷运站:苏州轨道交通S1线(规划,预计2018年底开工)渔家灯火、城铁阳澄湖站、莲湖公园 。5.公共脚踏车站点:阳澄湖公园、新阳花园、南桥北、信义路并蒂莲路、君子亭路新城路、富泽苑、新城路电力站、信义路国小南、星溪路菜场、阳澄湖站东、通澄花园北、前进路金城路、前进路通澄路 。(部分站点有偏差)主要景点顾园又称“玉山佳处”,园址西起界牌桥,东至东亭子,南至娄江北岸,东北至黄泥山,北至绰墩山,约占正仪镇境之半 。园内楼、亭、馆、轩可考者凡数十 。其中“玉山草堂”是顾氏居寓,为建筑之精粹 。据光绪《信义镇志》记载,草堂附近筑有桃花轩、钓月轩、来龟轩、春辉楼、秋华亭、芝云堂、可诗斋、读书舍、种玉亭、小蓬莱、小游仙、百花潭、鸣玉洞、碧梧翠竹堂、浣花溪、拜石坛、渔庄、春草池、金粟影、淡香亭、君子亭、绿波亭、绛雪亭、听雪斋、雪巢等 。此外,还有画舫、柳塘春、白云海、光山色楼、嘉树轩、放鹤亭、绰山亭、东西二亭 。后来还在东亭筑并蒂莲荷池 。一时园亭之景名闻江南 。后经历代兵事逐渐毁灭,解放后,绰墩山尚存几处遗蹟,“文化大革命”后,顾园遗蹟全部消失 。东亭并蒂莲正仪镇东,有两亭,即“东亭”及“西亭” 。起源于宋代娄江摆渡口凉亭 。东亭于元末由顾仲瑛辟池植并蒂莲,池底放入有孔石板,似莲房,荷梗从石板下穿孔而茁长,至民国时期已荒芜凋蔽 。民国23年(1934年)冬,交通部长叶恭绰偶得一古端砚,刻有并蒂莲诗,乃知莲出正仪东亭,当即来正仪访莲,并会集李肖白、陆增华、谢菉君等地方人士,组织“顾园遗蹟保管委员会”,对荷池进行疏浚修葺,在荷池之北建“君子亭”,亭中悬挂叶氏手书“君子亭”匾额 。亭边设有茶室 。民国25年(1936)夏,叶恭绰等专程来东亭赏荷,摄影师郎静山及报社采访人员同来 。《申报》、《新闻报》以显着版面介绍叶氏赏荷盛况及并蒂莲特色 。此后正仪东亭荷花盛开季节,沪宁铁路有两班快车,专为赏荷者停靠东亭 。东亭“并蒂莲”亦称千蕊莲、千叶莲,一花多蕊,有“双萼并头”、“四面拜观音”、“九品莲台”诸色,它不长藕,不结实,是一种纯观赏植物 。1958年,东亭并蒂莲荷池及君子亭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君子亭被毁,但并蒂莲已为崑山亭林公园移植成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