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古道( 二 )


北京十大古道

文章插图
完好地保留着令人叫绝的“蹄窝奇观”的京西玉河古道有望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本市惟一以“道路”为申报单位的文保项目 。玉河古道又称西山大道中道,有文字记载的修建始于唐五代年间,因城子、大峪历史上长期属于玉河县,故称玉河古道 。后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均有修建,是门头沟区运煤业的重要道路 。蕴含有丰富的煤炭文化资源,极具研究价值 。据明代成书的《宛署杂记》记载,玉河古道东起大峪村,西至王平口 。大峪至圈门的一段古道已经消失,从圈门至大寒岭关城一段古道保存较好 。其中在峰口庵关城往西南行百余米,就可看到令人震撼的“蹄窝奇观”,在只有13米长,1.5米宽的岩石上,有大小、深浅不等的蹄窝达百余个 。不知历经多少年、走过多少运煤的骡驮、往北京运送过多少煤炭,才能创造出如此奇观,并与当年的“阜成梅花”遥相呼应 。其余如圈门戏楼、过街楼、窑神庙等也是极具文化价值 。王平古道,位于北京西部郊区,是京西古道中现存的景点以及遗蹟最集中的一条 。北京西部的山区,人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物产资源丰富 。王平古道由西山大道、玉河古道、永定河岸古道河一些分支古道构成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 。群山之中,遍藏乌金 。元明以来,京城百万人家,皆以石炭为薪 。加之这里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京城,于是,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山西的商旅道路 。庞潭古道(王平古道南道,石景山区庞村渡口过永定河到潭柘寺)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 。潭柘寺是着名的皇家寺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有数条大道通达北京城 。其中的一条因是从石景山区庞村渡口过永定河到潭柘寺,故称“庞潭古道”,又称西山大路南道,是西山大路主干道之一 。这里也是京西古道除了王平古道之外最为重要的一条古道 。保留较好的是苛萝坨村至戒台寺段,大约徒步半小时左右,接上去戒台寺的108公路 。
北京十大古道

文章插图
千年古剎演绎出2条古道与3个传奇古村庞潭古道到村过娼妓桥,南行上山的古道保存较好,然后在石佛村西北方向的石牌坊,与芦潭古道汇合,分为前往戒台寺和潭柘寺的两条线路 。芦潭古道东起卢沟桥,西至潭柘寺,为京西古道南路的一路古香道,在石佛村至石牌坊之间的一段保存完好 。石佛村、秋坡村、岢罗坨村是三个因戒台寺而得名的村落,与戒台寺的进香活动关係密切 。岢罗坨、石佛、秋坡由进香古道演绎出的传奇临近戒台寺的古道,开始频现保存相对完好的路段,香道的功能也越来越突出 。戒台寺近在眼前,但又与潭柘出现分野 。于是不同线路间既有汇合,又有分叉 。其中和石佛村的石牌坊是两个主要节点:庞潭古道在过娼妓桥分为两路,一路南行从三条鱼(坡)上山前往戒台寺,一路西行到西峰寺,上南山穿过秋坡村,再至戒台寺 。而石牌坊则是一个四叉路口,既有穿石佛村过来的芦潭古道与庞潭古道汇合,同时又分为前往戒台寺与潭柘寺的两条线路 。、秋坡和石佛这三个因戒台寺而建的村子,演绎着进香古道上三种不同的传奇 。岢罗坨的娼妓桥百年古道由它开始“岢罗坨”这个村名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带有鲜明的佛教色彩 。儘管关于村名的来历流传着好几个版本,但都与戒台寺进香有关 。村里新近建了水景工程,是将临河沟居住的人家打造成小桥与流水同在的景致 。其实这些小桥想要複製的,是古道上那座残存的娼妓桥 。该桥建于明代,因民国时的一场山洪,原本三孔的拱桥仅存一孔 。桥面上连线大青石的铜铆钉已朽坏,留下很多“工”字形疤痕 。桥身不过十余米,在周围一片现代性建筑的包围中,愈发显出它的风尘感 。桥的捐资修建者是全国各地的妓女,因身份特殊,进香时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不能由寺的正门进入 。和常人相比,她们被看成罪孽深重的人,特别需要救赎 。由庞潭古道过来的香客,到了需要踏过一条河沟,若遇山洪暴发,行走极为不便 。桥在佛教中就有“渡化”之意 。由娼妓在这里集资建桥,既是对香客的“善举”,对自己又有赎罪之意,以桥为替身,在千人踩、万人踏中洗赎罪过 。听村中老人讲,在捐资的妓女当中,还包括后来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 。芦潭古道(京西古道之古香道,永定镇石佛村~戒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