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从玄武门之变看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

兄弟残,*流成河,这是发生在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的一幕惨剧,这就是历史上“玄武门之变” 。而李世民却篡改历史,为自己争辩 。以李建成在校场为自己挑了匹烈马企图摔*自己和在“玄武门之变”前两天,李建成在宴上下*为由,发动“玄武门之变” 。
其实深究历史,不难发现这是李世民为自己的叛变找借口 。虽然李建成不如李世民聪明,但是他也是一个有才干的人 。他好听能谋,在几次战役中,都采纳弟弟李世民的建议 。不仅如此,在平定刘黑闼起义中,听从部下所言,剿抚并行,树立极高威望 。除此之外,李建成做人仁厚,这使他拥有许多愿意同他出生入*的部下 。不过,“仁厚”也给他的人生留下一大缺陷,在魏征和李元吉都劝李建成要了李世民以绝后患时,李建成没有答应 。不过这也有可能因为时机不成熟 。话虽如此,但李建成的仁心也是有限,在李渊起义时,李建成带着元吉逃命,扔下了年仅十四的智云,导致智云被 。
不过,李建成的仁厚也给他换来了一个精忠不屈的好弟弟 。李元吉从小不得宠爱,是李建成照顾他,这让元吉长大后极力为哥哥争位,在建成被后,没有趁机逃走,而是返回报仇,这也导致东宫和齐王府两千兵马损失惨重 。
李世民在史书上还表明父亲是极力推荐他的,只是被世俗所扰 。其实不然,李渊在突厥南下时,派遣李世民心腹前去抗战,旨在折断李世民翅膀 。虽然后来李世民凯旋,但是李渊没有再让他建功立业,目的是为了表明李建成才是太子,大唐的继承人 。再后来,李世民叛变成功,李渊慷慨交出政权,这也属无奈之举 。若一味反抗,只怕落下人头落地的后果 。
两个月后,李渊受迫传位给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才落下帷幕 。
纵观当年群雄,根本无法与唐氏子弟相提并论,故纵使没有李世民,大唐统一也不过早晚问题,并没有李世民纂改的史书一样非他不可 。
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前些天,突厥南下的消息传来,李元吉趁机进言李渊,愿领兵北拒突厥,但希望调用秦王府的秦叔宝等人,全是李世民的心腹 。此举若是成功,无异于折断李世民的翅膀,李渊一代枭雄,岂会不知?而他居然同意了!
早在武德七年,李世民就率领李元吉等人,在五陇阪阻击突厥 。初时突厥势大,李世民于是以一百骑亲临突厥阵前,指责其负约南侵,又挑拨颉利和突利之间的矛盾;随后趁连天阴雨,算准突厥弓胶俱解,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夜袭突厥大营,漂亮地撵走了突厥大* 。此战中,李世民伐谋、伐交、伐兵,充分显示了其超人般的胆识与智谋 。而武德九年这次,李渊为何不用李世民呢?而李世民又有没有主动请战呢?我认为李世民这次没有请战,因为自从平定刘黑闼的第一次起义后,李世民除了五陇阪之战外,无论是统一江南,还是二平刘黑闼,都再没有立功了 。
以李世民的作风,相信在这些大战中,他也有主动请战,但是李渊已经不派他去了,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他功劳太高,威胁太子的地位,以致造成内乱 。所以李世民大概也早已失望了,便也没有请战 。而这一次,李渊更是要翦除他的羽翼了!
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李渊的态度,他要的接班人不是次子李世民,而是长子李建成!
可是这样一来,李世民也感到绝望了,秦王府人心惶惶,最后在李世民的带领下破釜沉舟,冒险一搏,居然反败为胜了!
有人认为,李渊在处理储位之争时远不如曹操 。曹操在立曹丕为魏王太子后,立即就果断地抑制曹植的势力,了杨修等人,翦除了曹植的羽翼,以避免将来出现内乱 。而李渊则没有采取这类措施,结果导致儿子们自相残的悲剧发生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李渊跟曹操的情况大不一样 。李建成在李渊建立唐朝后即被立为太子,顺便又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