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胡润民营企业排行榜500,中国胡润排行榜前40

胡润中国首富排行榜 胡润是什么意思

中国胡润民营企业排行榜500,中国胡润排行榜前40

文章插图
胡润 , 这个当年几乎是“单枪匹马”闯入中国财富人物的世界的外国人 , 一直在用他的方式给中国富人们戴上不同的“光环”——慈善首富、地产首富等 , 不管这些富豪们是否情愿 。事实上 , 在中国素不习惯“显山露水”的孔孟谦逊氛围中 , 这种张扬的“富豪排行榜”从一出现就因新奇而成为舆论的宠儿 , 十一年如是 , 长盛不衰 , 创榜人胡润也因此声名大噪 。十一年后的今天 , 财富排行战火愈演愈烈 , 他的名字也甚至成了连孩子都知道的品牌 , 而他正乐此不疲地发展品牌旗下的支线产业 , 换句话说 , 这个习惯于评价中国人的老外 , 最终以此养活了自己 。胡润最大的优点 , 就是勇敢、耐心和勤快 , 面对依靠大量客观数据支撑 , 每年定期公布的极富争议的百富排行榜 , 胡润从来都是不厌其烦地向媒体一遍遍解释榜单疑问 , “百富榜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我们只能确保有60%~70%的准确性 。我很坦率地承认 , 由于计算方式的差异 , 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误差 。”现在的胡润每一次出差 , 都尽可能腾出时间顺便与当地富豪会面 , 近日在北京接受本报专访的间隙 , 胡润也让采访人员“见识”了见缝插针的会客本领 。他与亿万富豪们玩着“高矮胖瘦”的排队游戏在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第一印象中 , “胡润”二字可能会代表着以下含义:“百富榜的创始人 , 似乎有《福布斯》背景 , 是个年轻、有个普通中文名字的“老外” , 再有就是跟富人们走得比较近 , 以及总是饱受争议 。”对熟悉胡润及其行业门道的人而言 , 胡润是个外表青涩 , 满脑主意的人 , 他是个成功的推销者和报料者 , 中国富豪们草根创业故事在他曾挂名的《福布斯》上刊登后 , 成为世界瞩目和游资追逐的对象 , 他像是一个生意火爆的饭店等位时的“叫号者” , 在与亿万富豪们玩着“高矮胖瘦”的排队游戏 , 他更像是个“空手道”高手 , 一个半路出家的外国人 , 在中国由“骂富”向“学富”的意识形态转角 , 他创造性并牢牢抓住了排行榜这棵“摇钱树” , 拼命摇出了一条从糊口到富裕的生财之路 。到哪都是一身蓝格子衬衣、脸上永远带着绅士的微笑 , 俊朗的面容、开朗的神情、丰富的肢体语言、一口算得上流利并习惯性夹杂英文单词的中文 , 这就是胡润给采访人员的第一印象 。与普通外国人不同的是 , 胡润的外表更显年轻 , 往往掩盖了真实年龄 , 如今39岁的他仍一脸稚气 , 与十多年前刚到中国时的照片几乎没有区别 。“我的排行榜不会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中国的改革开放 , 让一批曾经扛过农具的人摇身一变成为拄着龙头杖、合法致富的民营企业家 , 这些人就是胡润常常挂在嘴边的“站在中国财富顶端的第一代富人” , 胡润的命运也因看到中国这一特殊的变化而改变 。“我的排行榜不会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这是胡润的工作原则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不管富豪们是否愿意 , 怎么“要挟” , 甚至以律师信相告 , 他总是“坚持”为富豪们贴上自己的标签——胡润百富榜上榜人 。似乎在他眼里 , 富豪们都是他的“孩子” , 而他也乐于充当“勤快”的“幼稚园老师” 。幸运的是 , “我从未因此受到人身的威胁 。”胡润的父亲做了一辈子会计事务工作 , 母亲是家庭主妇 。家族最辉煌的历史要追溯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曾经涉足房地产业 , 此后就平淡了 。他与中国的感情最初可追溯到1988年 , 因得到赴日本留学机会 , 胡润第一次踏上亚洲的土地 。在日本的经历让他爱上了中国汉字 , 并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兴趣 。于是在回国就读英国杜伦大学时 , 他选择了中文系 。1990年大学期间 , 胡润到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了一年 , 毕业后胡润从事与父亲一样的会计行业 。凭借中文优势 , 1997年胡润从伦敦来到上海的安达信 , 胡润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在华奋斗几年后回到英国做个中产 。在胡润的记忆里 , 1990年是全球IT业爆发的顶峰期 , 身边的朋友、同事很多人都选择了下海创业 , 致富的神话不断在他眼前晃动 , 从创业者脸上的胜利笑容中 , 胡润感觉到那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对于胡润而言 , 干什么 , 做哪个行业 , 这是一个大问题 。从1990年第一次来中国 , 胡润就感受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剧变 。每一次回到英国 , 被朋友问及中国是什么样子时 , “GDP连续超过10%……”胡润的回答总是难以让朋友“解渴” , 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于是他试图去寻找一种万变经济中的不变标准 。胡润想到了那些中国经济成长的最大受益者 。从一开始 , 胡润就很明确 , 这些人的故事代表着中国的故事 , 诠释着中国的变迁 。对于他们的故事 , 包括中国十多亿百姓在内 , 全世界都十分好奇却又毫不知情 。但此时的胡润并没意识到这个念头可能改变他此后的人生 , 当时的他只知道这个事情很有趣 。推出中国第一份财富排行榜1999年 , 胡润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 , 查阅了100多份报纸杂志及上市公司的公告报表 , 凭着兴趣和职业特长 , 经历了几个月的折腾后 , 胡润终于排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和国际接轨的财富排行榜 。要想让人们知道这样一份榜单 , 从而知道制作这份榜单的人 , 胡润明白 , 必须找到有影响力的传播途径 。9月1日 , 胡润回到英国 , 给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商业周刊》、《福布斯》等专业财经媒体发去了传真 , 希望可以刊登他的这份榜单 。当时西方媒体从未刊登过类似的排名榜 , 最终《福布斯》与胡润共进这第一遭“螃蟹餐” 。但谁也无法预料几年后 , 胡润与《福布斯》之间关系峰回路转的变化 。尽管胡润从一开始就知道与《福布斯》的合作仅是“一次性交易” , 自己从来都是体制外的自由撰稿人 , 且排行榜仅是介绍给欧美 , 在中国几乎没有影响 。但对胡润来说 , 一份代表中国财富排名的调查结果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福布斯》承认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榜单的发布 , 首次以“胡润”冠名的中国富豪榜显然引起了《福布斯》读者群的兴趣 , 一直计划打开中国市场的《福布斯》第二年主动找到胡润 , 特邀他合作完成本年度的“ 中国50(净值 讨论)人财富人物排行榜” 。当在国外宣传达到效果后 , 在朋友们的策划下 , 胡润也迅速开始在国内寻找媒体支持 。从联系不到一个富豪到能约见1/3以上上榜者2000年 , 国内媒体的接连报道让“中国第一代富豪”突然曝光在了公众的视野 。“富人们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成为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最激烈的发问 。胡润说 , “在这过程中 , 中国人对富人阶层认识转折也在无形中帮助了我 。”“最初中国人认为有钱人都是靠关系致富 , 但这批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拼搏创富的故事改变了中国人对富人的看法 。”当胡润认为的富人秩序建立后 , 他本人无疑成为最大赢家 。2001年胡润辞去了安达信的工作 , 在名片上改印上“《福布斯》杂志中国首席调研员” , 并得到《福布斯》默许 。他将富豪榜的上榜人数扩充到了百人 。与此同时 , 胡润在中国展开的富豪调查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尊重 。1999年的排行榜 , 胡润根本就没能联系到榜单中任一富豪 。后来 , 胡润已经能够约见到榜单中1/3以上的人 , 并与上榜富豪全部联系上 。也正是从那时起 , 在中国人的眼里 , 胡润成为了《福布斯》在中国唯一的代言人 , 即便是在《福布斯》自行在华发布榜单多年后的今天 , 许多人仍惦念着胡润的《福布斯》“背景” 。一纸传真请来时任英国首相随着《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 胡润的知名度也迅速提高 。于是 , 他开始以《福布斯》杂志中国首席调研员的身份频频亮相于媒体 , 出席各种社会活动 。媒体的热捧、知名度的提升 , 使得一直认为在《福布斯》“没有赚到什么钱”的胡润开始考虑“胡润”这两个字的商业潜能 。领先姚明、邵逸夫 , 当选“2002年度新锐人物”在几位朋友的鼓动下 , 胡润觉得 , 是到了利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为自己做点事情的时候了 , 他动起了编书的念头 。希望以“福布斯”中文名给书冠名 。《福布斯》却拒绝了这个要求 。但胡润和他的一帮朋友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 把书名定为《胡润制造》 。而书商则冠名《福布斯2002中国百富》 。一直坚信百富榜是自己私人劳动成果的胡润认为 , 这样也许并无不妥 。然而 , 《福布斯》方面发来了法律函件 , 要求胡润停止使用“福布斯”的名称 , 并要求他把已出版的“盗版书”销毁 。这份法律函件彻底表明《福布斯》与胡润的决裂 。2002年对于胡润无疑是个悲喜交加的特殊时期 。喜是 , 12月21日 , 胡润领先于姚明、邵逸夫、吕日周、张欣 , 被媒体联合评选为“2002年度新锐人物” 。悲是收到了福布斯与他终结合作的消息 。《福布斯》高调宣布:《福布斯》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 , 并公布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庞大商业计划 。胡润认为 , 《福布斯》与他的决裂 , “最大原因在于《福布斯》有了新计划 , 而自己只是充当了一个过渡角色 。事实上 , 胡润也早有自己的打算 。2002年下半年 , 胡润就提前做好准备 , 在香港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亚润智源” 。与《福布斯》决裂后 , 胡润反而跳得更高在与《福布斯》分道扬镳的消息公开后 , 尽管失落 , 但胡润早已不是1999年那个居无定所的自由撰稿人 , “我开始准备自己做 , 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 。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 因为百富榜一直就是我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 。”2003年3月31日 ,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胡润与张维迎共同组织了《中国财富品质论坛》 。凭借已经建立的名气 , “胡润财富系列”新书销售火爆 。随后胡润宣布 , 他将与国际著名传媒集团“欧洲货币机构投资”合作 , 共同推出《中国大陆百富榜》 , 并为此出版一期中英文双语特刊——《中国货币(Chinamoney)》 。7月22日 , 上海威斯汀大饭店 。胡润又成为了《中国货币》企业家峰会的组织者 。参加这个峰会的都是中国企业界的重量级人物 。几乎震惊中国传媒的是 , 胡润竟然用一纸传真请来了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 。胡润没有如众人预料的那样跌倒 , 反而跳得更高了 ,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胡润与英国政界、中国商贾交情甚深 。安家中国 , 希望打造中国百年企业的招牌到2007年 , 胡润百富榜已经连续做了九年 , 在2007年10月公布胡润百富榜后 , 胡润将自己的名片上添了一个“胡润十年”的红色logo 。如今中国早已成为胡润的“家” , 妻儿都生活在上海购买的房子里 , 过去频繁的伦敦至上海国际往返 , 也更多被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穿梭所代替 。胡润说 , “胡润百富榜 , 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中国百年企业的招牌 。”不知道这是否也意味着 , 这位英国人的下半生也将主要在中国 , 在富人们身边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