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项羽垓下之战真相:愚蠢的领袖却非懦夫( 二 )


网络配图
二是他率领仅存的二十六骑“欲东渡乌江” , 而这时却只有一只容纳一人的小船 。请认真读《史记》 , 这二十六骑不是一般的士兵 , 是他“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仅存的二十六骑 。乌江亭长让他撇下这二十六骑独自过江 , 这是一个清醒而正确的建议 。但此时的项羽显示出他性格中独特的一面 , 又认为是“此天亡我” 。他主动放弃了国王的责任而作出了与二十六骑同生共*、*战到底的抉择 。
作为领袖 , 这是愚蠢的;但作为将* , 至少在他的子弟兵和那个时代多数人的心目中 , 他的确是视*如归的英雄 , 并不是什么“懦夫” 。事物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
灌婴*的“斩首八万”并非垓下*
关于这一点 , 《史记》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以及《淮阴侯列传》中的确均无直接、明确的记载 。也许正因为这三个传记的“留白” , 使《虚假报道》一文产生了误解 。
在读《史记》时 , 我们必须首先明了太史公“水墨画留白”的写作方式 。他为避免史料重复出现 , 采取了“互文”、“互见”的方式——对同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处留了白 , 不等于不在其他地方画龙点睛地作出交待 。
关于项羽率八百余骑“直夜溃围南出”后垓下残余楚*的命运 , 司马迁并非“成功隐藏”、“缄口不语” , 而是在《樊郦滕灌列传》、《淮阴侯列传》、《季布栾布列传》、《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相关文献中分别作出了交待 。
本文不妨归纳如下 。第一 , 由“左右司马”率领的“万二千人”投降了灌婴* 。这是《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载明了的 。结合多个传记综合判断 , 灌婴在“下东城”前所降由左右司马率领的“万二千人”既不会是东城守* , 也不会是江东援* , 只能是垓下残*中没有战*又愿投降的最后的战士和“*将吏”群体 。“左右司马”是两个仅次于大司马的行*副司令高级将领 。他们既不愿就地*在垓下战场上 , 也不愿主动投降四面合围的汉*主力;但他们知道自己的项王“南出” , 所以就沿项王的路线从西南角空隙突围南出 。但第二天白天 , 冻饿伤残得只有“走”而无“战”之力的这部分楚* , 没有找到项王 , 而是遇到了气腾腾的灌婴五千骑兵 。面对此绝境 , 投降是顺其自然的了 。
第二 , 另两部分在随名将钟离眜、季布从其他方向突围中或*或降 。限于篇幅 , 单举钟离眜为例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汾阳侯靳强条载:“击项羽 , 以中尉破钟离眜 , 功侯 。”可见在项羽溃围南出的当夜 , 钟离眜亦率*在另一个方向进行了激烈的突围战 , *队被“破”后单独逃走 。根据《史记》对季布、钟离眜的记载看 , 他们两人是成功突围出去的 。
第三 , 还有一部分垓下楚*当由楚内*项伯、丁公所率 , 稀里糊涂投降了汉* , 这部分楚*当不在少数 。这些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互文”中有迹可寻:项伯“以破羽缠尝有功 , 封射阳侯”;至于丁公 , 也许“功”大到难赏之地步 , 所以他竟得意地主动找到刘邦请赏 , 但刘邦却大怒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 , “使项王失天下者 , 乃丁公也!”并“遂斩丁公” 。
网络配图
将以上三部分加在一起 , 说明在项羽率八百余骑“直夜溃围南出”后 , 留在垓下的大部分楚*是被俘而不是壮烈牺牲 。《虚假报道》中的“整个垓下战役中 , 汉*斩首八万”一句 , 明显是误解了史料 , 张冠李戴 , 把《高祖本纪》中“使骑将灌婴追项羽东城 , 斩首八万 , 遂略定楚地”中的“斩首八万”戴到了“垓下战场上的汉*”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