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示範研究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示範研究本项目针对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缺水型城市景观水体补水水源匮乏、流动交换不畅、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在分析水体污染成因、机理和特徵的基础上,採用试验研究和工程示範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开发、套用和完善了以营养盐削减、藻类控制和生态系统恢复为核心任务,以生态学方法为主要手段的景观水体修复与保持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和人工强化水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调节与恢复的能力,使遭到破坏的水体生态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本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异位水体水质净化、原位水体生态调控两条主线为基本构架,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发展并套用了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修复技术,以最大限度削减营养盐,有效控制藻类增殖;第二,发展并组合套用生态兼容性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作为水体生态修复的补充和辅助手段,人工强化营养盐的削减和藻类的控制;第三,根据水质和水动力学模型,结合相关技术经济条件和水质目标,开发针对不同景观水体特点的循环模式,使水质修复效果得以长效保持 。本研究为从根本上达成缺水型城市景观水体中水补水、水质净化和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三大目标之间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着重解决了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适合北方地区的新型人工湿地、新型深层曝气塘、移动式体外净化器等水质修复工艺技术的研发,基于污染物总程平衡的工艺设计方法的建立,水体生态修复实时监控系统开发等关键技术问题;在人工强化综合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发、污染物总程平衡及修复指标量化设计、水力循环模式和方法的建立和最佳化、水质修复与生态景观营造的融合等方面均实现了技术创新,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的研究对推动我国城市景观水体由污水减排向水质功能达标以及水生态健 康方向发展起到了极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已经在北京市一系列重要水体中得到套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该项目荣获2012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