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古遗址( 二 )


秦直道古遗址

文章插图
古道路考古是中国考古的薄弱环节,此次发掘是秦直道考古的首次大面积发掘,也是秦直道盘山道的首次发掘,意义重大,它以多处準确的地层叠压关係,第一次卡住了秦直道的绝对年代,为尚存分歧的秦直道全线走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证据;秦直道旁的同期建筑遗址的发掘,尚属首次,对于了解秦直道附属设施的分布和内涵,深有意义 。路面、车辙在坡度为6°~8°的发掘中心区(暂命名为直道关卡遗址),揭露出道路路面总长71米,大部分为上层路面 。出于对上层路面的保护,其下一层的路面绝大部分没有发掘 。下层路面中,除原上层路面已破坏,直接揭露出的5-6处路面外,仅对两个地点的上层路面进行了解剖,并发现其下的道路 。在中心区的整体平面上,两层路面的车辙均呈放射状分布 。中心区的下方(东南方)有11-13道车辙辙梁,分布宽度约24米 。随着上坡向前,路面变窄,车辙辙梁合併减少 。至中心区西北方的咽喉处,车辙仅有6-7道,分布宽度仅约10米 。咽喉处的关卡地势极为险要 。靠山一侧的西南方,紧贴人工开凿的高10余米的陡峭堑山面;靠河一侧的东北方,下临高出葫芦河20多米的绝壁 。关卡上方转弯处的路面更窄,仅5-6米,残存的一段路面的车辙距堑山面山根仅1米余 。车辙间的辙梁系经过车轮反覆碾压、挤迫形成 。大多数辙梁剖面略呈梯形,个别的呈半圆弧形 。一般上部宽20-45厘米,下部宽30-55厘米,高(也即辙沟深)4-11厘米 。由于碾压过甚,个别辙梁呈扁平状,高仅2-3厘米,上部宽达80厘米,下部宽达88厘米 。这一类辙樑上,往往又重新碾压出车辙印(辙沟) 。辙梁及踩踏面与上层剥离明显、层次分明,表面呈深褐色,质地坚硬 。经对辙梁解剖,其厚度一般为15-35厘米,最厚处达53厘米 。其结构呈斜坡向千层饼状,每层厚2-3毫米 。为了加强路面的强度,一些辙樑上还铺垫有经过加工的礓石碎块 。不少辙樑上还残存有类似马、牛的蹄印,以及用金属工具铲挖的痕迹 。
秦直道古遗址

文章插图
对T309的解剖得知,上下层路面相距12厘米左右 。其他探方的上下层路面相距一般在20-25厘米 。下层路面的土质一般较上层更黑、更坚硬 。从成组或对称的车辙印判断,当时的车辆轮距有3种,即110厘米、130厘米和140厘米 。下层路面的轮距多为110厘米和130厘米,上层路面的的轮距多为140厘米,其中上层路面的轮距,与西汉景帝阳陵陵园发现的轮距大致相当 。重要的是,多处路面上叠压有秦代和西汉时期的绳纹筒瓦、板瓦,两处路面上还出土了战国晚期至西汉年间使用的三翼铜镞和西汉末年的“大泉五十”铜币,为道路的绝对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路面脚印在4个探方或探沟里,共揭露出方向杂乱(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七个方向)的脚印21个,脚印分为成年男子、女子和儿童 。脚印一般长20-25厘米,宽9-10厘米,深2-6厘米 。其中最大者(成年男子)长28厘米,宽12厘米;最小者(儿童)长17厘米,宽7厘米 。判断为女子的脚印长19-22厘米,宽10-12厘米 。脚印数量最多的是T309,该探方位于靠近直道关卡的下方,共有脚印13个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脚印全部分布在上层路面 。初步解读是:在秦直道刚刚废弃的一个雨夜,很可能是中原方面(汉族)的一两个家庭成员从这里匆忙行走所遗留 。他们走后不久,山体滑坡,土石流掩盖了直道 。